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May 05, 2016
台灣知名抽象藝術家徐畢華個展將展出 2016 年的最新作品,呈現藝術家師法天地造化,在動靜間觀照「天、地、人」的微妙連結所體現的生命感悟。如長期隱居於自然山林的精靈, 回歸自然,從簡單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奧義!每天耕讀筆繪如實的過日子, 感於萬物演化榮枯與陰陽消長的對應,和緩的吞吐吸納潛藏著細微無息的轉化能量,從微小處開始生成一切萬物皆從無到微小處開始生成。
May 03, 2016
啵。冒芽,花開,沸騰發泡,瓶塞打開...這些在雙唇輕彈間乍現的畫面如此短暫,卻是能量在各自宇宙間醞釀致極的展開。「啵」,小倉薰和蕭筑方長期以人物造形敘事,分別從立體與平面兩種不同維度的創作,凝視生命夢幻泡影般的片段,勾勒情感一閃即逝的實在。這是蕭筑方首次以素描作為發表主軸的展出,也是日本陶藝家小倉薰繼兩年前ArtTaipei後首次在台灣以微型陶塑呈現。兩位女性創作者以輕嘆的語調,在空間中譜出細膩而真摯的律動與暢快。
May 01, 2016
人生而孤獨,孤獨感在創作時尤甚。自身與個體以外的連結碰撞,好比生活的抒發、事件的發生、面對現實的情緒、與其他個體的相處磨合。孤獨感總在不經意時襲來。四位藝術家,從具體的身體漫遊軌跡,或是抽象性內在心靈的思緒漫遊,藉由不斷向內挖掘,產生一段段自我剖析,該如何投射想法及情緒於載體,如何敘事,如何表述自我狀態,這樣的過程是創作者與外界溝通的方式,更是自我對話的真誠內省。
April 23, 2016
蘇國慶(1947年生)以風景為題創作已逾四十年之久。啟蒙時期的1970年代,他從台南白河老家負笈北上。當時,台灣國際地位適逢嚴峻危機,經濟正在起飛,鄉土文學運動方興未艾。隨著城市的現代化發展,蘇國慶該階段的畫作以他寄居的邊緣市鎮永和為據點,反映變動中的台北景觀。1980年代前期,蘇國慶遠赴美國創業,定居洛杉磯。1992年以後,他重拾畫筆;從寫生入手,仍以風景為題。南加州明亮、通透、飽和的自然光景,在他的描摹之下,顯得格外奇特。景致明明寫實,畫面給人的感覺卻非自然。文學性的視覺暗示手法引發觀者心理的懸疑或揣測,連同主觀的用色,都是他這一時期的風格特色,甚至延續至今。
April 20, 2016
沐浴在埔里山林間,呼吸著創作的氧氣,吳熙吉將自己拋於自然之中,依傍大山,遠離城市,讓身心靈回到最初的寧靜,他以此為能量,開啟了「人形牢籠」的繪畫之旅。縱觀吳熙吉的創作歷程,能發覺他總不停歇於探索繪畫媒材的奧妙之處,藉由不斷嘗試,琢磨出獨特的藝術語彙,在質樸的生活中道出醒世的疑問,從近期蠟筆繪畫創作上,便能看見如此之姿。蠟筆的親近與直覺性,構築了許多人孩童時期的幻妙想像,然而,其不受關注的發展性,促使吳熙吉潛心探討,重拾這濃厚的油性粉彩,同時攜上最純粹的心靈,將對自然、環境的期許化為沈著的力量,以雄厚筆勁把思想刻入紙張。「當文明依靠在看似堅固、安全、美麗、方便及迅速的虛幻科技之中,這將是人類靈性再次失去追求自由及幸福的最大牢籠。」 --吳熙吉
April 10, 2016
王多智
陶藝家,現職國立台南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從事陶藝製作二、三十年,師承吳讓農教授暨劉鎮洲教授,具多年的釉藥經驗,致力於研發燒製天目釉,透過累積數以千計的實驗試片與數據記錄,終燒出各式不同的釉藥天目成品,其作品相當的豐富與精采,炫麗奪目,是台灣天目單掛釉燒中的優秀陶藝家。
April 08, 2016
是花,非花,在意象的世界裡,藝術家往往藉著一個主題來抒發主題以外的情志與想像。花開有意,花落有情,鏡花水月,夢筆生花,更有拈花微笑、頓悟禪心者,在我們的東方文化裡,「花」被賦予了多麼豐富的意趣!穎川畫廊素以東方當代為風格,特別策劃意象花卉聯展,塵三意蘊清新的寫意荷花、周宸隱微抽象的禪境之花、堉泉流光溢彩的青春之花,將同場展出,邀您春日賞花、與春光共舞!
April 06, 2016
邱建仁的繪畫一直以獨特的感性敘事廣為人知,繼2013年《彼處無他方》後,睽違三年,大未來林舍畫廊將於2016年4月份推出台灣當代藝術家邱建仁新作個展-「他處/Once I Gaze At」。藝術家將持續以其代表性的油畫美學、漫遊者(flâneur)概念結合攝影感官經驗,帶領觀眾漫遊於時間與空間、回憶與想像的虛實之間。
April 04, 2016
蘇國慶(1947年生)以風景為題創作已逾四十年之久。《孤獨與自然》是在「小畫廊」的首次個展。本展以他2014年以來未曾發表的新作為主;同時,也擴及他旅居洛杉磯和上海兩個時期的部份代表作,便於南台灣在地的觀者較有系統地認識其創作脈絡及歷程。
April 02, 2016
路,永遠在腳步的前面;玫瑰,總艶在看得到搆不著的天邊。每個人心中,都擁有一朵玫瑰,它是凡人情愛裡最詩意的憧憬,永不凋謝的神話,更是藝術家創作旅程中,永恆企盼的高貴純粹與獨特存在。如果說我們是大地的行者,一生經驗著世間的離合悲歡,那麼藝術家已跨越時空結界,站在各自特有的高度上,創造故事中的故事,在憧憬上仰望憧憬。
April 01, 2016
色彩是一種情趣,它有溫度、有記憶、有味道,也因為可以乘載很多,所以也可以煽情。八年前,我甫從英國求學回來移居台南的日子,觀察、蒐集生活空間的顏色成了我的一種習慣,至此採集顏色、研究色彩語言、進行以色彩為主要媒材的創作成了我這幾年間的主要工作。創作的過程是一連串類似插花的填色遊戲,填入的色彩靈感來自我對週遭的顏色觀察。在這幅角落裡,我會像揀選花材一樣的採集到景色中的顏色:水泥灰黑色、青苔綠、粉紅醡醬花、醡醬草的葉綠,白綠色的莖,木門紅、與白,藍綠的浪板,等。這些的顏色會成為我的素材,時而順著這幅角落中他們彼此的關係填入載體,時而會有順著這樣的韻律的變奏,時而會在順序上做一些錯置,造成某種錯位的趣味。用顏色再現某種現場,現場裡的氣味、溫濕度、某種結構與紋理。
March 31, 2016
藝術家龎均,融匯了中西方的藝術思維,對於中國詩詞文化有豐富的知識學養,亦對於古典樂亦有著一番深刻的見解,將文人畫中的寄情於景且富含精神性的東方哲學轉入西方油彩世界裡,賦予筆下世界另一種流動詩性。
March 30, 2016
竹子湖海芋季18日登場,花農原擔心霸王級寒流凍傷海芋,花況不如往年,但現花開近七、八成,與以往相差無幾。北市大地工程處推薦隱身在竹子湖的6條溪畔步道,民眾可趁花開季節來一趟白色海芋之旅。
March 29, 2016
廖修平是一位已經以開創者的地位被寫進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大師。他的藝術創作最初從油畫入門,一生持續於琢磨油畫,結合不同媒材,產生亮麗高貴的視覺效果;而後延伸到版畫,從傳統媒材與技法延伸出創新的版畫視野,享有臺灣現代版畫之父的美譽;近年也創作立體作品,透過虛實雕塑空間的經營,將平面作品中原本為人熟知的符號,轉換出可以跟周遭空間相互穿透的效果。基於這種專精且創新的多元成就,我們稱他為全方位的藝術大師。
March 27, 2016
前山一詞,是對過往歷史的一種指涉,它曾真實的存在於過去,延續至今。然而英文展名以Geophilosophical mining 命名,geo(地理)+philosophical (哲學) 做複合字,mining是挖礦、發掘、採集的意思。兩者名稱所形塑,並非是一個確切的地理位置,而是創作者對於他的創作脈絡上的採集與挖掘,前山則是作為對象物之一。
March 25, 2016
展覽名稱「林中路」取自德國思想家馬丁.海德格(Marth Heidegger, 1889 - 1976)後期 代表著作之一《林中路》(Holzwege),亦援引美國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 1874 - 1963)著名的詩作《The Road Not Taken》,映照藝術創作這條既孤獨崎嶇又 充滿未知可能性的生命路徑,需要開創的勇氣以及明晰的心靈,才能提煉路上風景而產生豐 盈的果實,而藝術收藏與經營推廣何嘗不是如此。
March 20, 2016
每逢初春,滿山遍野的櫻花在阿里山區形成一片壯觀的花海,讓阿里山春天的櫻花季成為一年一度不可錯過的賞花盛事,吸引無數遊客朝聖。賞花期一個月,3月15日至4月15日止。
March 17, 2016
一顆擺在眼前的紅蘋果,我們該如何描述它的顏色?是亮紅、粉紅、酒紅、暗紅,還是胭脂紅?身處在充滿色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忽略什麼才是真實的顏色。殊不知在不同的環境、光源,甚至個人對於色彩的感知,都會造成色彩資訊的判讀差異。要得到真實的顏色,必須收起感官的色彩描述,透過專業色彩管理的嚴格標準與精準控制,相關人員也需具備色彩管理知識,才能達到各產業間色彩的共同語言,確實的將色彩管理結合出版品、視覺品、數位化產品或各產業產出商品,讓文化從具有特色的視覺理念,轉換成具有價值與競爭力的文創資源。
March 15, 2016
2016年,采泥藝術首檔大展將與台灣知名攝影家周慶輝合作,推出「以人之名—周慶輝 1995-2015」展覽。「以人之名」將一次呈現周慶輝四個重要的創作系列,梳理藝術家從紀實攝影轉換到當代攝影創作的攝影脈絡。藝術家的創作技法在不斷突破與轉換之際,其鏡頭始終聚焦於「人」的關懷,「以人之名」投注藝術家對於族群文化、人類發展、公平正義等人類的本質性問題,進而引發深入的思辨與探究,則是藝術家關於攝影的不變初衷。本展將展出四個攝影創作系列,包括拍攝「樂生療養院」的《行過幽谷》以痲瘋病患為記錄對象。
March 09, 2016
楊茂林(1953-)臺灣彰化人,為「101現代藝術群」與「台北畫派」的創始成員,臺灣當代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其作品反映臺灣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以及多個政權間不斷轉換的在地人民感受。楊茂林作品題材富含滿滿的土地關懷,運用宗教與美國日本卡漫、童話與電視電影揉雜後產生出來的混血大眾流行文化,作為創作元素,將自然界的蟲魚鳥獸與虛擬人物結合,時而搭配宗教儀式性的展現手法,儼然打造了一個屬於藝術家內心願望實現的夢幻世界。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