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November 29, 2014
大未來林舍畫廊於12月推出「陳蔭羆」個展。陳蔭羆(1913—1995)長年僑居美國,與同時期旅歐探索抽象繪畫的趙無極、朱德群同為中國抽象藝術發展的先鋒人物。陳蔭羆以中華文字與古文物為基底,運用文字建構與再造及複合媒材的拼接,創造出戰後抽象藝術運動中獨特的抽象風格。展期自12月13日起至2015年1月4日止。
November 28, 2014
暌違兩年,藝術家陳松志將於就在藝術空間發表2014年全新個展—「別境」。陳松志1978年生於台灣南投,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MFA),為台灣當代藝術中擅長複合媒體創作並極具個人風格的空間裝置藝術家。2014年新作《別境系列》接續了藝術家過往在複合素材進行異質化材質與空間的表現進行延展,作品中藝術家將「缺口」作為意義生命生滅的引介,視以「充滿」與「擴散」著裝起生活萌滿的內在冀望。
November 27, 2014
「Homesick」字面直譯代表著:鄉愁。此次展覽揀選了三位藝術家各自關於記憶、影像、質地的各種描述方法,而這些「創作上的鄉愁」來自於諸多的「既視」與「映照」,這些「難以言說的什麼」也同時指向了許多藏在感知隙縫裡的躊躇與奈何,然而,藝術家們在面對這樣的境況時如何靈巧的轉身、捨棄抑或逃逸,便誘發了屬於他們自己的語言和方式,將某種內在所謂的嘆息或無奈情境(亦或稱之為某種鄉愁),具體而微的經由創作的過程與結果顯現出來。
November 26, 2014
水谷藝術下月起即將展出「呢喃在一隅」—陳怡安個人創作展。陳怡安的創作呼應人與世界的對話。身體是人們的出發點,我們以自身的各種感官來感受我們所見的世界,陳怡安的創作正是在呼應這個對話關係,他敏感於自身的存在狀態,以創作來描述這個狀態、這個處境。創作是生活心緒的紀錄,是心靈的出口,也是入口。展期自12月1日起至12月19日止。
November 25, 2014
高雄市立美術館即日起至2015年1月4日展出「市民畫廊:雲崩石亂。書、印—相」李明啓創作展。現今作水墨兼能通書法及篆刻者實為少數,李明啓即為這少數之一。有別於一般的書篆展,這次李明啓跳脫傳統書、印的既有格局,展出既融入現代藝術思維又含納裝置、拼貼、數位輸出與氣氛美學的現代書法篆刻作品。
November 24, 2014
「對我來說,作品像一段旅行,是追尋寧靜的過程與痕跡。在畫面中,我以簡化、單純的鋪陳,來表現個人內在的心靈世界。我經常挪借自然界的景物,做為自我的象徵,寄託對自然的嚮往與傾慕。透過物象的安排,傳遞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與大自然親近、交往和對話的真誠體驗。我試圖在不斷變動的當下,凝鍊出一種永恆的價值。藉由對風景的描繪,表現關於物與我、視象與心靈之間的對話關係及交互作用,意圖捕捉瞬間即成的永恆。」—林煒翔。
November 23, 2014
國立臺灣美術館「2014年數位藝術創作徵件案」於歲末推出3D動畫互動裝置作品「王世偉:水生相」,即日起於國美館108展覽室360度沉浸式環型影音空間中展出。《水生相》邀請民眾與作品互動,觀眾在展間內走動的位置如同即時剪輯的動作,得以觸動影像的變化。影像以重複、跳躍、不連續的節奏上演,拼湊出不同版本的故事,打破觀眾習慣以靜態、線性思考的觀看方式閱讀本動畫作品。
November 22, 2014
水谷藝術即日起展出「擬限寄之棲地」—張獻文創作個展,展期至11月27日止。人們常常會為了維持一個自認的完美生活品質,會在有意無意之間追求一些自己可能無法負荷的結果,只看得見當下的利益,卻不去多方面的思考而去盲目追隨美好。而當美好一再的被精益求精,欲望將會油然而生,欲望的遞增,使原來的初衷被遺忘,時間久了,內心的欲望將會逐步的吞噬掉自己,即使最後有想挽回時,可能已筋疲力盡。
November 21, 2014
「每一作品都是『我』—對『世界』的獨特表現」。孟焦畫坊自12月2日起至12月14日止,展出吳祚昌油畫新作展。吳祚昌旅行寫生時,速寫即時所見,補捉當下感動,將「世界」收納在畫面中。因「世界」正是由「視覺、思維、情感」的整體體驗,來自於他的直接感受與畫面的特殊知覺,以一種獨特的觀看方式,讓心靈跟著眼睛遊動在色彩、線條和筆觸的構形,彷彿身體也融化在顏料中。
November 20, 2014
大美無言藝術空間即日起展出蘇明欣個展「秋水」。闊別兩年,油畫藝術家蘇明欣再次於大美無言舉辦個展「秋水」。題材上,從生活的平凡景物轉向更為多元的嘗試:有戶外秋意盎然的風景,也有意境深遠的花卉,甚至有高難度的水樣態表現。表現手法上,在畫裡增添了幾許色彩與運動的筆觸,也有孤獨的光影與冰冷的物件,並陳青澀與繁花盛開兩種不同的張力拉鋸。展期至2015年1月4日止。
November 19, 2014
「這個世界我來兩次,第一次混沌,第二次陌生。回憶是銳利的鏡片。閃了眼光傷不到肉。但心隨之變。我該用甚麼認識現在的自己。鏡覺是驚覺的誤現。思之也通,於是為望小鏡之絕。是為小鏡覺。」—林鉅
November 18, 2014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即日起展出林子欽畫展「原色風景」,展期至11月30日止。多年來林子欽試圖在傳統題材中尋找出屬於這塊土地的原始面貌和現代藝術元素,捨棄絢爛的色彩,謙卑的捻拾土地本色,以自己的肉身去刻劃最真實的生命肌理與內蘊,是生命與生命證悟出的惺惺相惜與文化差異美感,這是一種大氣的回歸與嘗試,而以寫實的技法再現、對比過去和現代,更是一種對藝術堅持。
November 17, 2014
土思藝術即日起至12月21日止,展出陳建榮個展「是凝固的音樂」。長時間以來,某種建築式的結構,在陳建榮的作品中經營出獨特的氣味,這些似是而非的假造,也一直為他帶來「是否是建築相關科系畢業?」的困擾,當然,在他創作裡的許多元素:相似而具建築感、不安定的線條、殘缺不完整的意象,或是某種高度發展機具,的確分別取材與記錄於各個不同的當下,透過重組或拼貼的繪畫方式,滿載於作品中的視覺及心靈景觀,凝聚在作品表面上雖充滿具體感覺,卻也帶有一丁點神秘意味,同時形成一股特殊的頹廢感。
November 16, 2014
前臺北市大同高中校長、高齡八十三歲的吳英聲集結百幅作品,即日起至11月26日於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瑞元廳展出「臺灣當代美學-吳英聲藝術展」。吳英聲校長此次個展,共展出作品百餘幅,主題結合個人經驗及臺灣各地之風景油畫,充分展現對生命熱情與在地情懷。
November 15, 2014
台北當代藝術館即日起展出第二屆「Pulima藝術獎」特展,由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共同策劃執行,其中十位得獎藝術家以微個展的規模,觸探了原住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藝術等各面的現實。在這同時,本次展覽也根據入選作品的特色和屬性,構設了「身體的衍伸」、「媒材的探索」、「自然的孕育」、「手藝的深化」這四個主題場域,以供對照觀賞或串聯閱讀。展期至2015年1月4日止。
November 14, 2014
形而上畫廊即日起展出王攀元畫展「日不落」。王攀元筆下的世界總見單純而深邃。可能在畫面的一個小角落裡,出現一隻奔走的犬,一個跪身的祝禱者,一座被遺忘的古堡,或是一隻低飛的小鳥。然而在筆觸密集鬆疏的交錯中,可看見留白單純中的繁複與豐富;在簡潔具象的構圖裡,被他的抽象哲思吸引了去;在他古典文人風骨的韻味下,可驚喜發現超前五十年、甚至百年的現代表現。展期至12月20日。
November 13, 2014
「Vibrant Vision—藝述部落」台灣原住民藝術工作者聯合展演,延續「原原不斷」、「原原當代」原住民藝術大展的鮮明、躍動生命力的品牌印象,接續與國際接軌的企圖心,以「藝述部落」的概念,將每位藝術家的部落帶到都市,增加原住民部落與當代社會的連結性。在「松山文創園區」,展現第六屆台灣原住民藝術工作者的當代成就。展期自11月15日起,至11月29日止。
November 12, 2014
國父紀念館即日起展出「2014紗帽山畫會年度大展」,展期至11月19日止。紗帽山畫會成立於民國87年,由許坤成教授、翁美娥教授、林金標教授、吳大光教授、李錫佳副教授及周哲教授等藝文界前輩,於中國文化大學敬業堂成立,迄今發展出一個實力雄厚,老、中、青齊聚一堂的畫會。
November 11, 2014
現代畫廊即日起展出「返璞八十」— 馮鍾睿個展,本次展覽陳列了馮鍾睿近三年的眾多創作,觀者將飽覽獨具一格的馮氏畫風。中國水墨與壓克力彩拼貼相融,營造出渾然天成的質感效果,這些繪畫材料本身折射出馮鍾深邃的藝術見解與視角。寫意的中國書法與非具象元素交織成映,不僅令觀者沉醉於畫作本身,亦能領悟到其蘊含的精神意境。展期至12月7日止。
November 10, 2014
我們提起顧重光的繪畫,馬上就會聯想起他的靜物作品,這些被他以精湛畫筆所描繪出的巨大蔬果和靜物碗盤,超大型尺寸的視覺震撼效果無疑是令人印象深刻。他打破了一般觀看的習性,面對這些被他刻意放大的巨大蔬果碗盤,不管是華麗和樸質色彩的表象下,都帶有一種東方秩序平衡的美感,且瞬間凝結住時間消逝下的具象物本質,或兼具歷史性感懷,無疑也帶有思古幽情下的時代思辨。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