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May 20, 2017
時光異境Time Heterodger

因為生命的暫時性存在,我們從初生霎刻,隨即啟動了肉身的終點倒數,也進而讓我們意識到時間,時間便如影隨形地成為生命的刻度。

而生命的影像,往往會在細索無聲的流動間浮現出來。
May 15, 2017
知名攝影家沈昭良專職從事影像創作、評述與研究,時常受邀主持攝影工作坊及展覽策劃,他早期曾擔任過自由時報攝影記者與副召集人,並在政治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及淡江大學等校兼任授課。二十多年前開始,沈昭良陸續投入幾個專題式影像創作計畫,如《映像‧南方澳》、《玉蘭》、《築地魚市場》、《STAGE》、《SINGERS & STAGES》、《台灣綜藝團》等長篇攝影著作。他的作品內容聚焦在台灣環境中的社會地景與生命處境,期望透過攝影進一步形成問題意識,建構思考與對話路徑。
May 13, 2017
「迷景」一語出自近代日本地理學者提出的「日本風景論」學說,是志賀重昂依照島嶼季風、洋流等地理特質,談論日本風景美之構成的學說,與台灣島嶼氣候亦有呼應之處,其中「迷景」一章,談論海洋水氣蒸騰所造成「海市蜃樓」的視覺意象,是實為虛相的人間。和兩位青年藝術家表達青春年歲正逢台灣社經、文化結構劇變,不約而同選擇留在生長的島嶼,採取隱約、內斂的手法,製作超現實、解構式的風景,去指涉自身與環境的行動情境,也有值得關注時代價值。
May 09, 2017
臺灣美術協會為鼓勵會員創作,每年舉辦會員聯展,開放各種媒材及自由發揮的多元內容,預計展出近百作品與各界分享。
May 07, 2017
透過繪畫師法自然,進而體會到自然的浩瀚精神與宇宙無限能量,讓大我取代小我,活得更自然自在。
May 05, 2017
心臟內有四個心室,左心室與主動脈相連,右心室與肺動脈相連,血液由心房壓入心室後,由心室壓入動脈,再分別輸送至肺部及全身。這回系列講座則分為四次,攝影師的口袋、與抽屜裡總有說不完的故事。“故事”、“旅行”、“童年”與“祕密”分別是系列講座的四個關鍵字,誠摯地想與家鄉同好們分享,歐洲十四年故事收集的這趟旅程究竟如何透過每一次深刻的吸氣與吐氣,沈澱後進而轉化成為內心深處那新鮮的氧氣,或者養份。
April 27, 2017
接受美術系所專業訓練的張克齊,在工筆大家喻仲林門下勤學三年,1981年起專攻工筆繪畫,如今卓然有成,為當今臺灣工筆大家,享譽兩岸三地。
April 23, 2017
繪畫這一項活動是我生命中的寶貴恩賜,藉由繪畫讓我重新定義眼中的世界,在取捨之間明確地掌握,生命中能帶來擴張的能量與意義,隨時隨地把握當下,讓每一時刻都能淋漓盡致的揮灑,許多的微妙和異象,都用我的彩筆來記下這生命寶貴的印記。在繪畫的領域裡,有屬於自我的自由視覺空間與眼見的獨到異象,這些都透過繪畫的手法來表現,這是繪畫最有趣最符合創作本質與目標,把一個平凡的對象表現得更能吸引目光,繪畫作品才會顯得有意義。在創作者內心主觀的取捨,以自由美感意念的繪畫手法表現出來,這是相片做不到的,也是繪畫最令人著迷之處。
April 18, 2017
「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奏下去吧!」莎士比亞說。那麼,歡樂就是藝術的靈魂,創意則是節奏,讓我們一起瘋狂吧!當夢的前行者,想像小蛇吞了大象,天與地翻轉,自我紛飛在傳說,這世界有多魅惑,藝術說了算。
April 16, 2017
徐老師現職南投縣立南投國民中學事務組長,曾任南投縣投緣畫會秘書,師承施來福老師,並於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南投市公所藝術櫥窗及中庭、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藝文走廊、台灣電力公司南投區營業處文化藝廊等舉辦個展及多次參與聯展。
April 12, 2017
唐老師醉心於水墨畫、雕刻、彩繪壁畫的創作,四十年如一日,孜孜矻矻,未敢懈怠。秉承前賢「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精神,悟到除了平時的功夫以外,需借助「因緣」而啟動,為使對藝術的追求境界更上層樓,曾遊歷歐洲、美加、日本,更往大陸十七次遍遊各處名山勝境,
三登黃山寫生,實行佛家所云「修行者,需善於等待與不止行的覺察,透過周遭所接觸觀察去體悟更深的悟境」搜盡奇峰打草稿,使心中常擁有諦觀之後的丘壑。
April 07, 2017
筆墨是性命,是一個人的自然本性與生存性格之銘記,筆墨乃是筆力與墨感,但進入現代性之後,書寫如何還能感觸到筆墨的性命之存在?這需要藝術家的心力、筆墨的錘煉以及新視覺的形成,這是一個生命力表達的強度挑戰。當我們看到許雨仁的細筆與粗筆,如此的單純與決然,筆墨獲得了它現代性罕見的力量。
April 03, 2017
綜覽陳慧坤的一生,彷彿回顧台灣現代史,自清治而日治,光復而民國;在如此動盪變化的時代中,他傾注心力而致的目標,是求達到藝術的真善美。陳慧坤的創作融合中、西、日、台諸多元素,秉持熱情鑽研東洋膠彩、中國水墨、西洋各畫派精神與技巧,一直到七十歲後自成一格,展出眾彩煥發和鳴的獨特畫風,是同時代其他畫家無可比擬的。
April 01, 2017
從1970年代開始即以極簡風格作為創作核心的莊普,這次以「晴日換雨・緩慢焦點」看似彼此無關的兩個狀態並置為題。莊普認為,禪宗與老莊無為等東方哲學的思維,經常被援用作為理解與詮釋抽象藝術的途徑,而他以重複的蓋印方式完成的繪畫,則呼應了日復一日、砥礪磨練的修行狀態。對於藝術家來說,這種印記累積的形式,記錄的是直覺的身體運動,同時將生命和時間以具體的痕跡累積,對應出個人嚮往的淡然靜定「晴日換雨」也意味著日常的種種心境。
March 31, 2017
以藝術的方式記錄我的生命脈絡,作品是片刻的生活影像,亦是我對生活的期待與感受。「存在」這個詞,既熟悉也朦朧,有時像是首詩的韻,有時是杯咖啡的味;又有時是不經意下騷動指間的風,真實卻又抽象,時而濃烈時而平淡,我的人生如此,畫亦如此。
March 28, 2017
國立臺灣美術館為呈現吳學讓一生豐富的藝術創作,特別策劃「線性•符號•東方幾何—吳學讓藝術特展」,委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白適銘教授及逢甲大學鄭月妹教授共同策展,並邀請台灣創價學會與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協辦,於106年2月18日至5月7日展出200餘件作品,包含傳統繪畫、現代繪畫、書法及篆刻、蠟染作品及立體作品等,同時展出影像紀錄與許多珍貴的文物資料,藉以呈現吳學讓畢生鑽研傳統、推陳出新的藝術實踐,以及其優游古今、不拘一格的創作與生命歷程。
March 25, 2017
展覽名稱『無叢』對應在這次展出作品上,很直接的表述這些物件所顯現出的表層狀態,在這些建設物件中找尋有關叢的消息,並不是平常面對這些物件時習慣去做的事,雖是如此,在命題上刻意的提出叢這個字,也意圖說明這些物件與叢有著密不可分的狀態。
March 22, 2017
「明亮的房間」中陳建榮並非單純地關注到就在藝術空間本身明亮通透的特性,而是思考在所有特性被消弭到最低限的中性空白盒子中,它回歸單純、中性,可容納藝術家永無止盡各式風格的創作,在其中往往一切的歷史脈絡可以被去除,成為一個脫離世俗使觀眾與藝術精神相交的殿堂,但也就像 Michael Betancourt 在為「在白盒子空間裡:畫廊空間的意識形態」(Inside the White Cube: The Ideology of the Gallery Space)一書的書評推介時提到「這本書很清楚的告訴讀者白色立方體空間是一個殖民空間…。」分新作也將同步於三月份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亮相。
February 24, 2017
從許多片斷史料的整理修復,經過學術界長期對作品的研究,終於解讀出陳澄波一生中最重要的精神所在,是「對臺灣新文化的追求」。而畢生致力於美術教育的推廣,就是他對形塑臺灣新文化的實踐,也成為今日以陳澄波為名的基金會的使命。
March 14, 2017
自有歷史以來,人類對於「太空」(space)的好奇和想像從未停歇,各個時代都不斷發展新的科技器物或理解觀點來詮釋太空的奧秘,一旦新的假說出現,又不斷被新的理論和發現所挑戰,將人類的所知極限推向一個更為神秘的邊疆。文明的演進讓人類直擊各種超乎預期的天文現象,積累了對於各樣星系與星球的微渺認知,但所有未知星球間的物理距離和人類心理的想像距離是一樣的廣大,這一切既來自於外在,也發生於自身,所有理性且好奇的探索皆一再追問人類的內心並喚起自省。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