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人民的城市,謝英俊建築展
April 04, 2012

人類自遠古便本能地利用大自然資源,如鑿山洞、搭木房來建造遮蔽住所;在不斷學習與創造的進程下,人們建構房屋的方式愈具備個人想法與功能性。時至今日,建築演化為一項專門技術,對於住房,一般民眾僅有選擇成屋優劣的權利。人民對於自己的住房是否應有更多自主權?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出了這個與每個人關係密切的疑問,邀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阮慶岳策劃「人民的城市─謝英俊建築展」,此展為謝英俊建築師在台灣的首次完整建築展,剖析其所倡導的「人民參與權」的建築實踐。

1999年的921地震後,謝英俊受邀為災區僅存300人的邵族進行家屋重建,經費主要來自民間捐款,材料以輕鋼架、局部的混凝土、磚,搭配在地的竹子、木材等,由族內的老弱婦孺,一起動手建出邵族村落,讓災後居民有家可居,也使一個少數民族幾乎瀕臨消失的文化,得到存活延續的機會。這樣以現實關懷作出發,並結合謝英俊在專業工法上的研發成果(以輕便、在地與容易施作為原則),接續成了爾後十餘年其工作的重點:其中包括2005年進入中國農村(河北等地),帶著農民動手建蓋家園(例如尿糞生態廁所、地球屋系列等),2005年參與南亞海嘯重建的提案(印尼亞齊省重建示範屋),2009年參與四川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以楊柳村為代表),同年台灣88水災系列重建工作(以勤和部落避難屋為代表)。十餘年來的作為,不僅樹立了建築專業的新典範,也為台灣贏得了世界的注目與尊敬,包括贏得2011年美國「柯里史東設計獎」(Curry Stone Design Prize)的肯定。
此次「人民的城市」展覽,延續謝英俊2011年在中國巡迴的「人民的建築:關係到70%人類居所的探討與實踐」展覽,並加入他近期對中國農村/市郊人工地盤多層構架自主營建體系的研究,以及2011年深圳的“一•百•萬”保障房設計競賽中,獲得金獎的「人民的城市」提案,結合2012年初在屏東「麟洛工作營」的深化思考與操作,所整理凝聚的成果展現。其中,尤其強調謝英俊對於高密度城市的觀點,這是在他過往專業營建系統成果外,對於現代城市的介入批判與積極建議。對此,他提出「主系統(人工地盤主體結構)」與「次系統(開放式輕鋼架營建體系)」並行的方式,除了挑戰此刻城市的單一/僵硬與不可做變化/調整外,也提出「人民參與權」的議題,讓自立造屋有機會進入城市,破解在都市的住宅裡,居民幾乎完全沒有話語權的困境。謝英俊曾在訪談裡說:「我們的工作獲得很多讚譽,都被以慈善或人道主義的觀點視之,但真正支持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力量,主要是來自於我們對自己建築專業技術的肯定,並且真正能感受到它對解決居住問題的重要性。」

謝英俊建築師在本展覽中,提出對高密度城市的嶄新觀點,他的理想是讓自立造屋有機會進入城市,破解在都市住宅環境裡,居民幾乎完全沒有話語權的困境。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希冀透過本展的舉辦,希望與大家共同思索在建築材料日趨萬變的當代,如何讓居住者取得容易入手的建築材料,更習得簡便易行的建築手法,以有效解決多元的居住需求,並且重新正視人民介入住房參與權的最高限度,以開放思維創造更多未來的不同與可能。

「 人民的城市-謝英俊建築展」展至5月6日止, 週二至週日10:00-18:00,在中山創意基地S2展區 (台北市民生東路一段21號)展出,免費參觀。

資料提供: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說:
圖1:謝英俊建築師在勤和部落設計的避難屋。
圖2:中山創意基地的展覽現場。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