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首展,二年級生藝術作品精華,國美館展出
February 07, 2013

黃朝謨,《營郊(臺灣新營)》,2006,油彩、畫布,藝術家自藏。


國立台灣美術館規畫的台灣美術「刺客列傳」系列展覽,首先推出「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31~1940-二年級生」展覽,已於日前開跑。此次系列展出以凸顯戰後台灣美術風貌為題,彙整1931至1980年出生的台灣藝術家作品,依出生年代每十年為一個斷限,共六個「年級」世代成一系列覽陸續推出。首展以民國二十年代(1931~1940年)出生藝術家為主軸,呈現此一「年級」生在台灣美術發展中所開創的面貌。

戰後台灣美術發展具有快速而多變的特性,以歷史的縱軸算來至今也僅六十幾年,國美館此次以近十幾年來台灣社會對應每十年世代的通俗稱謂「年級」為界分切面,策劃以「年級」作為世代分期之界限,以符應此時期台灣美術多變風貌的時間斷限。除了以「年級」世代為切面,本系列展覽為呈顯藝術家個人風貌,自「年級」世代中挖掘具「刺客」特質的藝術家,「刺客」者,如《史記-刺客列傳》所記載,具萬夫莫敵之氣勢、能為理想必抱死志、犧牲性命在所不惜、堅持到底勇往直前者,其擇善固執之行為甚足以影響歷史之走向,因此,本系列展試圖分別從同一「年級」的藝術家之中挑選出長期投入創作、對藝術執著精神如「刺客」一般,且在藝術創作上具有特殊性及開創性表現、或特立獨行、或自成一家的特質者。
林惺嶽,《濁水溪》,1986,油彩、畫布,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二年級」世代,其出生背景也是系列展中最為複雜的,可分為戰前在台灣出生與在大陸出生者,但他們又共同經歷戰亂並於戰後在台灣成長,然因年少時所受的文化教育與社會氛圍的不同,在面對新藝術思潮如「新藝術運動」、「現代繪畫運動」……等的衝擊、影響之下,亦呈顯其不同面向的創作思維,展現在戰後五、六○年代的美術風貌因此而多元。本次展出由「二年級」世代中挑選藝術家包括何肇衢(1931)、陳銀輝(1931)、劉國松(1932)、鄭善禧(1932)、夏陽(1932)、吳昊(1932)、霍剛(1932)、陳景容(1934)、莊喆(1934)、馮鍾睿(1934)、蕭勤(1935)、陳正雄(1935)、顧福生(1935)、蕭明賢(1936)、廖修平(1936)、李錫奇(1938)、潘朝森(1938)、劉耿一(1938)、林加言(1938)、林惺嶽(1939)、韓湘寧(1939)、朱銘(1939)、楊元太(1939)、黃朝謨(1939)、黃朝湖(1939)等,共計117件作品,展現其多元而特殊的創作風貌。藉由作品的展出呈顯此世代的美學思潮及成長歷程的共同烙印,發掘此一經歷戰爭世代藝術家所獨創的藝術風貌在台灣美術發展中的特殊價值與意義。「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31~1940-二年級生」即日起展至4月21日,更多參觀資訊可洽國美館官網查詢。

「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31~1940-二年級生」
展期:即日起~2013-04-21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A2、B2展覽室
資料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