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空鏡與隔間」—陳亭君個展,至6月26日於㮣藝術展出
June 17, 2016

陳亭君,《半透明之紗-2》局部,油彩畫布,53 x 45.5 x 3 cm,2016


在電影中,藉著物件或景象來比喻、象徵或暗示某些情節與情緒的鏡頭,是為空鏡頭,簡稱為空鏡。其中又有寫景與寫物的分別,它用創作者獨有的隱喻來闡述背景、時間與事件,讓觀者得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解讀創作者的心態與想法。

在前作《日夢之所》中,我在描繪不同對象的房間與物件時,希冀能誠實表達出居住者的個人線索(包括氣味、情感與氛圍等等),而在此次的創作中,我嘗試用不同的「鏡」來構築不同的「境」,這個鏡不僅僅是鏡面、鏡像,更是能夠互相觀看的鏡頭,在同一個空間裡,互相窺視的鏡頭在同一平面中,運用物件與空間、間隔等比喻,映照出不同局部與情節,讓觀者有如觀賞電影中的空鏡頭一般,留下神秘的解讀空間,在鏡與鏡的交錯中,無論是滿佈牆壁的紋路、沒有人的鏡子、堆疊的收藏品、茂盛的藤蔓,觀者能從這些詩般的意象去感受同一空間裡,不同時間的流動與故事的脈絡。

不同於電影動態畫面的隨時變動性,繪畫讓物件在同一平面上顯現更多靜態的屬性(如透明度、顏色、排列順序、光線等等),在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所著的《無盡的名單》一書中,他提到特沙烏洛(Emanuele Tesauro)在其名作《亞里斯多德的望遠鏡》中提出的說法:「認為比喻(metaphor)之為物,是在已知資料之間(known data)發現前所未知的關係(hitherto unknown relationships)的一個途徑,這件事的關鍵在於,你先建構一個儲存已知資料的庫藏,在這個庫藏的基礎上,以比喻方式運作的想像力(metaphoric imagination)能夠發現新的關係⋯⋯」

在回顧創作歷程中,我也試著將《日夢之所》系列的每一幅畫作視作一個物件,把這些「物件」(也就是畫作)集合起來,「收藏」到同一個畫面中,在它們「聚集」的時候,每一個物件,以及物件中的物件,又被賦予了新的屬性,構成《日夢的物件》一作,每一個房間既獨立又與其他的鏡像與空間相互映照,有如貫穿在敘事線上的交錯空鏡頭,有單獨的情節,也有串連的故事。

如果將這些不同屬性物件的集合視為一份名單,我所做的,便是在它們之間,用想像力發掘前所未知的關係。與空鏡頭一樣,對觀者來說,它本質上可能只是一個實用的物件(鏡子、手套、帽子、畫框等)、環境(如試衣間、牆面等),但一旦觀者用詩意的方式解讀它的形式與秩序(映照記憶或夢境的鏡面、框中有框的無限空間、斑駁的牆壁與光影的交錯⋯⋯),設想物件們觀看彼此的方式與角度(弔詭的透視、遠近的距離等),就可以創造出嶄新的視覺樣貌。


「空鏡與隔間」—陳亭君個展
時間:2016-05-28(六)~2016-06-26(日)
地點:㮣藝術 GAI ART 台北市大安區浦城街9之4號
資料提供:㮣藝術 GAI ART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