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雲門舞集2011冬季經典重現宏偉史詩舞劇《家族合唱》
December 15, 2011

充滿煙火和歌舞表演的建國百年活動延續一整年,雲門以哀矜勿喜的心情,本週起推出林懷民經典之作《家族合唱》。作品追溯228、白色恐怖的台灣苦難年代,上百張台灣老照片以驚人氣勢,巨幅投射在近三層樓高的舞臺上,展現宏偉磅礴的史詩劇場氣勢,是台灣罕見,雲門最大製作之一。今天起至18日在台北演出五場。

2008年雲門八里排練場大火後,決定每年重建一支舞作,繼2010年《白蛇傳》重建後,2011年《家族合唱》浩大繁複的重建工作接續完成。安排演出檔期時,林懷民完全沒意會到《家族合唱》推出時間正逢建國百年。知道後,林懷民語重心長表示,這個時間不僅合宜,也必須。「《家族合唱》是關於思念與集體記憶的舞作,是對台灣人傾訴的台灣故事,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情感的連結。」兩廳院藝術總監黃碧端也指出,《家族合唱》真誠坦然地面對曾經走過的歷史,建國百年三度推出,回顧歷史同時,也讓我們學會包容。

林懷民最近遇到一些年輕朋友,不知台灣民主運動先驅蔣渭水是誰?以為革命烈士林覺民是一位建築師,讓他啼笑皆非。林懷民感慨,台灣的歷史是斷裂的,台灣人對歷史是健忘的。他期盼,建國百年重推《家族合唱》,可以讓大家重新了解自己,認識台灣。林懷民說,最近有一位北京年輕朋友來台灣旅行,他問這位年輕人:台灣最令她印象深刻的地方是那裡?這位朋友的回答不是日月潭、阿里山,出乎他意料之外的竟是228紀念館。她在紀念館待了二個小時,哭好幾次,衷心受到感動,在這裡她看到一個社會如何真誠的面對歷史,展現出包容力。

「《家族合唱》不只是一支舞蹈作品。它珍藏了許多歷史的片斷,面對台灣歷史的黑暗年代,也看到台灣堅韌的生命力,這是一支慰靈安魂的作品。」林懷民指出。

1997年首演的《家族合唱》,以上百張台灣老照片為視覺風景,邀請與貝聿銘齊名的美籍華裔舞台設計泰斗李名覺擔任舞台設計。李名覺以前後參差的網板、層層疊疊的紗幕,將平面照片打造成氣勢驚人的三次元空間。老照片投影在寬12公尺、高7公尺的「天幕」,以及長達7公尺的「長條門洞」上,占據整個舞台,展現宏偉如歌劇的磅礴史詩劇場氣勢。

愛沙尼亞作曲家阿爾沃.佩爾特的音樂,以及不同族群的口述歷史錄音,為《家族合唱》創造出寧靜又巨大的能量,雲門舞者在悠長如河的歷史影像與聲音裡起舞,舞出教科書不曾記載的庶民歷史。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盛讚:「一齣強而有力的史詩舞劇…..一項美學的獨立宣言」。

《家族合唱》1997年首演時,觀眾席凝結著一種壓抑的不安與啜泣。2000年重演時,觀眾熱烈歡呼。許多人問:「這個舞改了嗎?變得如此美麗而安靜。」林懷民回答:舞改得部分很少,變得安靜的是觀眾的心。相隔11年後三演《家族合唱》,林懷民說,是反思也是祈福,他相信,台灣社會反覆溫習過去的禁忌後,可以更平靜地面對過去的歷史,對於未來也能有更健康的期許。

《家族合唱》今年重新宏亮發聲,技術團隊花了兩年時間重建影像及道具,林懷民也找回首演版舞者,李靜君的〈黑衣〉女子、陳秋吟的〈長髮女孩〉、王維銘〈洗澡〉的「受難者」、吳義芳〈燒王船〉的「乩童」等經典角色再度復活,與年輕一代雲門舞者和諧舞出新舊傳承的新世紀《家族合唱》。

資料提供:雲門舞集
圖片攝影:劉振祥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