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雲門《家族合唱》沉釀14年,再度宏亮發聲
October 27, 2011

家族合唱 / 謝安攝影


雲門八里排練場大火後,歷經兩年影像重建,林懷民以台灣老照片、庶民口述歷史編作的《家族合唱》,12月再度宏亮發聲。1997年首演版舞者李靜君、陳秋吟、王維銘、吳義芳,在舞壇各領風騷後,再度聚首雲門,重現舞作經典原味,更要以14年來的生命歷練,匯注動人的力量。
《家族合唱》為兩廳院「民國藝百」系列壓軸的舞蹈節目,12月15日至18日在國家戲劇院演出五場,15日演後舉辦「林懷民答客問」,將由林懷民親自講述《家族合唱》創作歷程。

近兩年,文化藝術界紛以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描繪大時代下庶民百姓的歷史容顏。作家龍應台《大江大海1949》、齊邦媛《巨流河》,導演魏德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引發社會熱烈迴響。但早於1997年,林懷民創作的史詩舞劇《家族合唱》,就已讓舞者穿梭在台灣百年老照片與各族群口述歷史聲中,震撼舞出台灣人的心靈風景。不只台灣觀眾看得熱淚盈眶,也轟動柏林、維也納、耶路撒冷,法蘭克福匯報舞評:「一齣強而有力的史詩舞劇…一項美學的獨立宣言。」維也納觀眾演後排著長隊向林懷民致意:「我們也有這樣的歷史,只是從來沒有人這麼詩意而直接地表達出來。」
家族合唱 / 劉振祥攝影


首演於1997年的《家族合唱》,源起於1994年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舉辦「台灣百年照片展」,林懷民看了家鄉老老少少翻出的千餘幅老照片,大為驚動:「活到快50歲,第一次看到故鄉的百年圖像。」林懷民說,第一次看到這些老照片,不是懷舊,是「新發現」,「生命突然有了完整的記憶,有了一份強烈而複雜的歸依感。」

林懷民把這樣的悸動化為創作《家族合唱》,透過投影,老照片成了舞作的「視覺風景」;雲門也田野訪查不同性別、族群、世代的人,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和大陸方言的庶民口述歷史,成了舞作的「聽覺風景」。雲門舞者在時光裡起舞,回顧228、白色恐怖等台灣近代史上不堪回首的漫漫黑夜。終結時,黑暗的舞台流過一盞盞水燈,安頓亡魂,安慰生者。
家族合唱 / 劉振祥攝影


2008年八里排練場大火,《家族合唱》的投影照片及道具完全燒毀,雲門花了兩年時間才重建完成。工作人員戴著口罩在火場廢墟裡清點出受潮、燻灰的照片,為照片一一「洗澡」,燒毀或損害過度的照片,再度搜尋補全,重新編號,再掃描成數位化電子圖檔,花了三個月才讓這批老照片恢復當年的狀態。

照片復原了,接下來的工作難度更高。演前八個月,林懷民和雲門技術人員就已坐在電腦前比對照片與舞蹈的順序、節奏、畫面比例。什麼時候淡入,什麼時候淡出,什麼時候畫面靜止,音樂出來,讓舞蹈說話,必須精準拿捏,重新製作。

歷經兩年重建,不能燒毀的經典《家族合唱》終於重新宏亮發聲,透過電腦科技的協助,照片影像更為清晰,更具張力。當年首演的主要舞者李靜君、吳義芳、陳秋吟、王維銘與年輕一代舞者,將在影像的歷史長河混聲唱出新世代的《家族合唱》。

林懷民強調,這支舞不是歷史的溫習,不陳述意識型態,也不是鄉愁,它記錄了台灣曾走過的痕跡,讓我們更清楚看到台灣人的「心靈風景」。

《家族合唱》
演出場地:台北國家戲劇院
演出時間:2011/12/15-2011/12/18 (四-六) 19:45 (六-日)14:45
購票洽詢:雲門舞集兩廳院售票

資料來源:雲門舞集
照片攝影:謝安、劉振祥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