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30, 2014
國父紀念館即將於11月1日起至12月21日止在生活美學空間展出「隴西三家─李奇茂、李錫奇、李茂宗現代藝術展」。「隴西」三家,隴西意指李氏是中華民族一個以隴西郡為郡望的李姓宗族,是為李氏重要發源地。三位李氏宗族的作品,彷彿為美術史見證;他們對於文化藝術教育工作及培育藝術人才,貢獻良多,在藝術領域的成就及影響,亦深遠流長。
October 29, 2014
真善美畫廊即日起展出陳張莉個展,「彩色繽紛.繽紛色彩」。此次展覽作品用色益發鮮活而對比強烈,似乎是進一步地告別了以往常見的沉穩黑白,而回到藝術家創作初期的大膽用色,這同時說明著她已經邁開步伐,開啟了另一段藝術創作的循環與轉變,而更加順從著直覺與心性,不受任何侷限與束縛,而讓創作的生命力躍然於畫布之上。展期至11月22日止。
October 28, 2014
「一枝筆隱喻為一期的生命,筆觸的痕跡猶如一生的作為,而卸解磨滅的鉛筆則是肉體的宿命。」高雄小畫廊即將展出石晉華個展「浮生未歇」。此次展出石晉華的《走筆》系列作品中,藝術家以筆繪製出不同的線條與符號,如直線、曲線、圓心等,並以攝影或文字收集方式記錄成「走筆文件」做為筆的身份記錄,帶領觀者隨著筆跡的起伏潮落探尋人生意義。
October 27, 2014
㮣藝術即日起展出溫孟瑜個展「靜置的時光」,展期至11月9日止。溫孟瑜作品於2011年至2013年間,分別獲國立台灣美術館藝術銀行,以及龍顏基金會第五屆藝術創作獎典。「靜置的時光」作品甫入圍2014台北美術獎,部份入圍作品也於此次展覽中展出。
October 26, 2014
國父紀念館即日起於德明藝廊展出張秋台個展「川藏風土系列水彩畫展」,展期至11月6日止。是項展覽共展出60多幅作品,「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此展系列作品寓意「藏高仰止」,仰望的不光是高山,而是古今許多風骨之士的指引;畫作中所表達的也不僅是千嶂疊翠,而是自有胸中的丘壑,張秋台老勁猶健而隨心所欲地一展心胸丘壑:畫山猶如畫他的風範和信仰:「天地悠悠乃不忮不求。」
October 25, 2014
台北當代藝術館將於今日起展出張嘉穎個展「童話轉生術」。展覽展出張嘉穎平面、雕塑、空間裝置等共36件作品,以未曝光的近作《傳奇系列》為主。張嘉穎擷取了許多耳熟能詳的中西童話故事人物,為這些童話角色重新塑造,或將故事情節改寫,觀眾可透過其作品進入藝術家所一手打造的異想世界。
October 24, 2014
台開集團築空間「台灣土地開發公司典藏展」自即日起至11月16止,展出台開從之前七檔「台灣50現代」系列畫展典藏的近40幅深具時代意義的作品,主題是「回顧過去.創造未來.典藏時代脈動。希望讓下一代看到過去50年畫家眼中的台灣景致,也看見這群藝術家在風起雲湧的年代戮力奮鬥的軌跡。
October 23, 2014
「古韻新境一甲子」—吳漢宗60回顧創作展,即日起至11月6日止,於國父紀念館3樓逸仙藝廊展出。一甲子謂之還歷之年,也是另一個開端的出發。此展60回顧創作展,不僅呈現數十年創作的總整理,還有令人期待的新畫風。展覽規劃為「澎湖記遊」、「江南行旅」、「水鄉印象」、「民居組曲」、「城市意象」、「山寨記趣」、「田園風光」等六大主題。此外,還將各主題發展出「四季風情」之組曲,在既有的創作元素中,再次發揮「點子王」的才氣。
October 22, 2014
亞洲藝術中心即將展出楊識宏個展「複調的詩學」。楊識宏在紐約藝術重鎮汲取養分,融合自身的東方文化,知識關注範圍相當寬廣,在西方藝術龐雜的流派間探索因果脈絡,遠窺文藝復興到早期現代主義的美學淵源,近涉當代哲學、文學、音樂、影像、繪畫及至時尚領域。楊識宏創作近半世紀,橫跨1960年代到2014年。亞洲藝術中心將於10月25日起至12月7日止,於台北一館與二館空間舉辦楊識宏個展「複調的詩學」,分別以「時光刻痕」、「當代視域」呈現藝術家不同時期的創作軌跡。
October 21, 2014
國父紀念館明日起於中山國家畫廊展出「筆墨當依心性」─林昌德墨彩展,展期至11月2日止。林昌德教授初中時因仰慕吳梅嶺老師而進入當時素有「嘉義縣美術搖籃」之譽的東石中學,接受梅嶺師的繪畫啟蒙。1969年進臺灣師大美術系接受美術科班教育,1973年以系展國畫、水彩、雕塑等三項第一名及123世界自由日大會場主題畫設計甄選首獎畢業。
October 20, 2014
孟焦畫坊下月起即將展出周志勇油畫展「祕境」,從生活的探索,進而對內心的探求,「祕境」是周志勇的渴望也是尋覓內在世界的過程。取景自然卻非再現自然,而是一種心境的對話,藉著彩筆將細膩的感受轉化,透過敏銳的觸覺,及在揮灑之間的快感,勾勒心的嚮往。每一個筆觸,每一片色塊皆是如此深刻。展期自11月1日起至11月13日止。
October 19, 2014
正修藝術中心即日起展出「心與境的對話」—潘隆志創作展,藝術家透過作品分享臺灣山河大地之美,傾訴自我對自然的、人文的終極關懷之情。展出53件作品,展期至11月28日止。「臺灣」因位處於板塊的交界地帶推擠出各樣的地形,亦因為四面環海雨量豐沛而在內陸孕育出了許多溪流,這美麗的溪河流域景緻觸動了藝術家念想的情懷,亦成為了藝術家創作靈感的湧泉。
October 18, 2014
由文化部主辦的「2014年數位表演藝術節」,將於10月24日至11月16日串連台北、高雄、嘉義三地,辦理5檔節目共計15場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的表演節目、物件裝置展、影像展及映後座談。
October 17, 2014
高雄市立美術館即日起至12月7日止,展出「芬芳寶島:憶象1950年代的台灣—林智信彩繪展」。1936年出生於台南歸仁的林智信,早期以描繪台灣農村鄉情野趣的版畫而知名。曾在1995年創作完成長達124公尺的「迎媽祖」木刻版畫,林智信一直希望再為台灣這塊土地貢獻,於是本著使命感,完成了「芬芳寶島:憶象1950年代的台灣」,全長248公尺,由102幅寬243公分高112公分的油畫組成,描繪1950年代的西台灣,北起基隆嶼,南至屏東恆春半島鵝鑾鼻燈塔,全作如巨龍般綿延,氣勢磅礡,一氣呵成,是林智信送給台灣的禮物。
October 16, 2014
一向親身踐履投入藝術描寫場域的藝術家吳炫三,首次以水墨揮灑黃山,強調呈現自然與身體的對抗性,身體感官在雄奇險幻的山水間的侷限與超越。狂墨系列呈現的黃山,不僅是藝術家感性直觀、藝術稟煉與水墨技法所交織的新高度,也是一場對中國德山性水藝術傳統意識的顛覆性對話。
October 15, 2014
繼上半年度展出前輩藝術家系列一之後,阿波羅畫廊即將於10月18日發表「巨擘薪傳—前輩藝術家系列二」,展出陳澄波、郭雪湖、劉啓祥、田學文、劉其偉、洪瑞麟、呂基正、許深洲、蔣瑞坑、蕭如松、席德進、張炳南、蒲添生等藝術家之作品。其中包括水墨、膠彩、油彩、水彩、綜合媒材與雕塑總共四十多件。此次展覽將結合阿波羅畫廊及大稻埕「學藝埕」(迪化街一段167 號)的展覽空間,同步展出,將洪瑞麟、郭雪湖等前輩大師的作品帶回他們出生之地—大稻埕,同時與一年一度的「大稻埕台灣文化節」共襄盛舉。
October 14, 2014
許瑜庭的創作藉由「風景」的表象,探討人與環境、記憶的種種關係。且將中文文字的圖像內涵,置放在每一個階段的創作思考,視其為個人當代藝術創作論述的形式。2014年她選擇2個性格不同的城市空間呈現風景與記憶的論述線索;台北大稻埕mad L2文化空間的「空櫝」,台中107Gallery的「双城」;企圖從記憶的觸覺感,探討記憶的框架。
October 13, 2014
雅逸藝術中心即日起至11月02日展出「引力之虹—葉樺2014個展」。介紹台灣新生代畫家葉樺,呈現年輕世代對藝術的重新想像樣貌,包含《玻璃屋》、《針孔》、《豢養計劃》等系列作品。畫家以超現實的方式重新建構事物與空間的連結關係,並藉由平塗均勻的明快色調構製,創造二維與三維世界奇妙共處的模樣,引為借喻,將想像的觸角往更高維度延伸,展現極具個人風格特徵的畫面。
October 12, 2014
為了讓國人對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預定於10月17日於澎湖馬公地區,澎湖生活博物館辦理「看見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保育講座」活動,邁出以澎湖南方四島為主軸的海洋環境教育首部曲。
October 11, 2014
博藝畫廊即日起展出郭博州個展「墨法不息」。自我存在的議題一路在郭博州的創作上有著強烈的探討及深究,從直觀上的生命誕生、成長、嶄露、衰老、死亡,郭博州使用大量的灰白色調與厚重的黑作為對比,迴旋的筆觸呼應著東方太極的兩極相生,如同在混沌的無極中點破陰陽的分野過程,極富深度且又帶著節奏性。展期至10月19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