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專欄】國色天香,王者牡丹花 | 曾啟雄
May 25, 2013

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牡丹花盛開,是這幾年來,杉林溪遊樂區引進種子、樹苗,細心培育的結果。不同於以往,牡丹花只能從圖片、繪畫作品裡,感受到其王者的風範。小時候,只讀過牡丹花的詩詞,也蓋過印有牡丹花圖案的大被子,就是沒能親眼目睹牡丹花的壯麗。
留學日本期間,學校附近有位對牡丹花栽種的愛好家,在盛開的四月,受邀前往作客賞花。儘管,花園不大,但也整理得小巧精緻,顯露出主人的雅好品味。在一杯新茶稍作寒暄後,隨著主人案內,信步於花園內。第一次真實地、近距離觀賞牡丹花,那花朵的色彩,讓人有強烈的驚奇感、盛裝感,至今尚烙印於腦海。之後,隔年的四月,前往京都的東福寺參訪時,恰逢牡丹花季。如織的遊人,不太從容地端詳了牡丹花的花形與色彩樣貌。也從資料閱讀中,得知另外還有冬天開放的牡丹花,稱之為「冬牡丹」。對冬天的開花的牡丹,感到好奇,以為是品種不同的牡丹花呢?後來,忙碌於論文的撰寫,也無暇於留學期間,探訪「冬牡丹」的究竟。直到,五年前,再一次獲得前往日本東京的大學客座時,從電車上的訊息,瞥見了上野公園內的東照宮,冬牡丹綻放的訊息。於是,趕緊放下手邊的工作,利用假期前往觀賞。從山手線下車後的上野公園,往裡走去,就找到了東照宮,大批賞花的癡客已帶著相機,興致高昂地捕捉著冬牡丹的倩影。原來一般的牡丹,是指四月開花的牡丹,冬牡丹則是選在寒冷的一月開花。為了怕冬天開花的牡丹受凍,在每棵花的上頭,罩著用稻桿編的屋頂或罩子,以作為遮風避雨及保持溫度之用。後來,發現在日本各地,也有冬牡丹的蹤跡,如小石川植物園、新宿御苑等。
牡丹在中國典故裡,有一則是和武則天有關的。傳說武則天稱帝後,有天在長安飲酒後,下了一道命令給御花園的花草樹木,說女皇隔天要去賞花,請所有的花朵都必須開花。隔天,所有的花都不敢抗命,只有牡丹花不開花。因此,武則天就命令用火燒了牡丹花,丟到洛陽去。沒想到,到了洛陽後的牡丹花,如魚得水,大開花。但是,從此枝幹就留下了被燒焦的痕跡,冬天也是光禿禿的枝幹模樣。神化了皇帝的命令,歷史上不乏類似神話的例子。不過,洛陽倒是成為了牡丹的大本營,市民也喜歡上了牡丹花。套用唐朝白居易的〈牡丹芳〉中的一段:「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說明牡丹花的花開到凋謝,只有短短的二十天,整個洛陽城的居民,為之瘋狂。劉禹錫,〈賞牡丹〉裡,也有類似的描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時節動京城的描述,雖然沒有白居易的瘋狂兩字強烈,但也貼切地表達洛陽城的整體狀況了,更把牡丹說成了國色。
日本的牡丹花是由中國移入的品種,經由品種改良,逐漸發展的。洛陽可以說是牡丹花的故鄉,文獻中種植牡丹花的記載,起自漢代。隋代出現的藥書《神家本草經》裡,就有牡丹花的各式名稱的記載:「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到了唐代大流行,造成了牡丹花大漲價。在白居易的〈買花〉裡:「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水灑複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諭。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當時大流行的影響下,導致一百朵牡丹花的價格,相當於當時二十五匹錦綢,可以讓十戶農家一年飽食的價值。詩中,感嘆花本來和貴賤無關,更無價格的分別,卻因為流行的緣故而漲價,白居易藉著詩句嘲諷當時的社會狀況。白居易的〈買花〉裡,也對牡丹花的顏色和造形姿態,有以下的描述:「…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映葉多情隱羞面,臥叢無力含醉妝。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穠姿貴彩信奇絕,雜卉亂花無比方。…」句中,有具體的、也有抽象的感覺表達,頗有楊貴妃的「侍兒扶起嬌無力」的出浴嬌滴滴的感覺,很難以比喻的美。
回國後,由許多訊息中,發現了杉林溪遊樂區,每年都會舉辦牡丹花展。國立科學博物館的植物園溫室,也從杉林溪借展了牡丹花和芍藥。也從旅遊的訊息裡,得知大陸的河南洛陽和山東荷澤(曹州),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的國際牡丹花會,品種有三、四百種,相互爭奇鬥艷。洛陽的牡丹花種植歷史較早,山東的荷澤是從明代開始發展出來的。仔細辨別牡丹花的一千餘品種,用顏色來分類,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複色等十大色。可以發現其中的命名,也都和色彩的表現有關,如藤花紫、魏紫、姚黃、水晶藍、鶴望藍、豆綠、荷花綠、趙粉、首案紅、平頂紅、醉言紅、飛來紅、天外紅、袁家紅、種生黑、紫斑白、玉板白等。這些品種名,和花的色彩直接相關,也因為牡丹花的流行,成為了當時流行語彙。
有了流行後,本來屬於專業性的植物名,成為地區性的熟悉名詞,容易就被借用或套用,成為表現色彩的色彩詞。從牡丹花名裡,就有藉由「二喬」、「粉喬」等三國中大喬、小喬雙嬌的典故,增加色彩的美艷歷史深度,這層次的表達絕不是表面上的辭句可以說明的,尤其翻譯成他國語言時,更無相應的名詞可供表達,以至於有辭窮的局面。另外,也有借用的情形,如「桃花遇霜」、「玉芙蓉」、「百園徵彩」。乍看,會誤認為是桃花或芙蓉花品種的色彩表現,沒想到是牡丹花的品種色彩,借用了桃花的粉紅色、遇上霜的薄薄狀態的嫩薄粉紅的色彩複合表達。如再加上「瑤池硯墨」、「瑤池春」、「酒醉貴妃」、「昭君出塞」等這類有關牡丹花表達,相信要翻譯成外文,更難了。中國人愛牡丹花,因為牡丹花象徵著富貴,有股安心、鼓勵向上的意義。在清朝,曾經被選為代表中國的國花,後來才改成梅花。可見,牡丹花在中國人的份量了,色彩上的借用,當然更相互輝映了。

作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暨研究所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 曾啟雄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