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專欄】古古舊舊的色彩 | 曾啟雄
September 28, 2012

翻閱《詩經》,千年前許多的故事情節,跳動於字裡行間,活了過來般。有描述季節感懷的,也有國家大事的感概,更有兩情相悅的傳情詞句。《詩經》的內容是收集了當時候,春秋戰國時候的詩歌集,尤其是在中原地區。當時候,台灣使用河洛語和客家話的主人,曾經是那《詩經》描述的對象,如果不是因戰亂而南遷的話。說著河洛話和客家話的主人,就等於《詩經》所記錄的區域內的一群,當然是故事中的主角之一。
從《詩經》的記錄中,可以了解那時候的人們,已經在使用各種的植物與環境中的色彩妝點自己了。如《詩經》裡的記載:「縞衣茹藘」,縞衣指的是素白色的衣服,而「茹藘」就是指植物的名稱,用現在的說法,就是茜草的意思。茜草的本土名,叫作紅根草,在台灣的山區都可以找到,遍佈於阿里山、信義鄉、日月潭、陽明山、三峽山區或田野間。大陸的河南太行山麓、甘肅天水的麥積山、江蘇的蘇州和無錫、南京等地,也有其蹤跡,甚至日本、首爾。茜草是屬於蔓藤類的植物,四處攀爬,心狀葉、四片對生,蔓莖的表皮有倒鉤、微刺、微方形、很脆、易斷裂。因為是四片的心狀葉緣故,也被叫做四片葉,更因為在中國地區廣泛棲息,也被稱之為「中國茜」。日本、韓國也有其蹤跡,因此更被擴展,稱之為「東洋茜」。茜草,被當作染料的部位是根部,不是葉子、也不是莖,染出後的色彩是橙紅色的深淺色相,最深、頂多可以染到棗紅的程度,彩度並不是很高的色相。
野放後的茜草,儘管到處都可以發現,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著:「若千畝卮茜,……;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然是富給之資也…」,「卮茜」指的就是梔子和茜草,此段文章說明當時後的人,只要種植有千畝的梔子或茜草,就可以過著和千戶侯的生活差不多了。可見,當時後的茜草和梔子的價格,肯定是不錯的;扣除稅金之後,仍可以過著和當時的「千戶侯」等級類似的生活。
梔子也是一種染色材料,台灣也有種植,從台中、南投、彰化、嘉義到台南,到鄉下去,眼尖些,即可發現梔子田。可惜的是,那些梔子,被採收後,都不是台灣用的,都是出口的。梔子是染衣服的染料,也是食品的色彩材料,也是中藥材,但目前都被台灣逐漸淡忘了。台灣的夏天,市場上賣的黃色粉粿,淋上點蜂蜜、加點碎冰,很是清涼的,是頗具有台灣特色的庶民甜點。可惜,目前均以使用化學食用色素黃色4號居多。早期的台灣,則是使用梔子萃取出來的色素。其他的,黃色食品食物,也有類似的改變。處在黃色產地的台灣,卻無緣使用安全的自然色素,令人感到無奈?是消費大眾無知呢? 還是無所謂呢? 一時之間,很難以釐清。看著菜市場、百貨公司的黃色醃漬品,艷艷的黃色,從心裡開始打鼓,又是個黃色4號,黃菜頭、醃黃瓜等,連菜市場賣的黃魚,都無奈地被染黃,只為了賣相好。如果消費者聰明一點,多關心點消費訊息的話,就能一點一滴地避開對人體不佳的食品。
關於色彩的傳遞或留存,褪色的問題一直是令人困擾的。直接性的色彩再現技術,到現代,才逐漸變成可能的狀態。讓古代的許多色彩表達,無法被正確捕捉。留下的色彩遺物,無力抵抗紫外線和氧化的摧殘,最後都消失或變色。色彩透過文字記事,當再次被揣摩時,也面臨著解讀模糊與失焦等的難度。古代的色彩使用狀況,最後只能憑藉著色彩材料的色彩表現狀況去理解了。可是,想嘗試從古代的文獻記載,去解讀過去的色彩使用情形,卻因為中國古代文字的描述是文言文式的表達,簡約的文字符號性記載,具有強烈的間接性;加上古代的文人,向來是以治國平天下為大志,以技術為主體的記載,像《天工開物》、《本草綱目》等的書籍,均是落榜書生之作。儘管不減其價值,但要憑藉著,去理解古代的諸多色彩狀況時,又是一番的折騰,總有隔靴搔癢的感覺。
本專欄在台灣的地方性的建築色彩主題之後,將陸續以漢字文化圈中的古代色彩生活為主題,介紹東方古代的衣物、食品、繪畫等的表現方式。在東方的各國,在長時間的交互滲透下,文化已經很難以分辨出那個部分是中國的、日本的、韓國的、越南的。本專欄,將以交叉的方式,表達屬於東方的過去或現在,曾經有過的、或目前尚存在著的色彩文化或技術。
人工合成的現代色素尚未被開發出來時,使用的色彩材料,都是取自於自然,不論是礦物、動物、植物等的。相同的色彩材料,廣泛被用於食品、化妝、建築、器物,各自有其特有的處理方式,色彩儼然也是各領域的發展特色,如陶瓷之相對於色彩,陶瓷史也可以說是:在陶瓷的媒介物上的色彩開發史。除了色彩的主體變化外,色彩也對應了許多的故事,有些是淒美的、有的是感傷的,當然也有陽光的與陰穢的部分,那都是生活的、生命的蛻變過程。如近來,在台灣,也廣泛被推廣的藍染,在三峽、鹿港的老街上,女兒牆上的圓形框內的染字,說明這屋子的主人,曾經是從事染的行業。而藍的品種分布,也似乎說明一些限制,技法也傳達了色彩上的特殊性。令人著迷的,現在尚存的藍染,也可以追溯到《詩經》的時代,《詩經》〈小雅〉裡,就記載著: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髮曲局,薄言歸沐。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 其弓。之子于鈞,言論之繩。其鈞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這文主要是在諷刺幽王,藉著婦女得到因公役長期出外的夫君,即將返家的訊息,高興到無心摘綠草,半天才採半簍,就趕緊回家沐浴化妝等待。誰知道卻是空歡喜一場,未見夫君返家。以至於,隔天上工採藍草,心情不佳,出現了,整個早上,採不到一個圍裙的量。如此的描寫,是藉著本是很容易採摘的藍或綠之植物,來表現無心或對王政的怨懟情緒。另外,在《禮記》〈月令〉裡,也記載著:「令民毋艾藍以染」,這則內容則是在提醒,仲夏五月時,是分種蓼藍的重要時機。等等之類的記載,分散於各個古文獻中,各種色彩材料,台灣當然也有類似的材料,存在於中藥店裡,或山上、平地;如九芎、柿子、楊梅、烏桕、櫟實、栗殼、紅花、蘇芳、黃蘗、梔子、胭脂等,本專欄將串起這些材料的現代與古代間之浪漫,敬請期待。

作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暨研究所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 曾啟雄

圖片說明:
按圖序依次為1.蓮蓬、2.茜草、3.梔子花、4.山梔子、 5.紅花花瓣、6.山藍花朵、7.山藍花朵、8.櫟實。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