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專欄】鹽水,鹹鹹的老色 | 曾啟雄
June 25, 2012

常說台灣過去的城市是一府、二鹿、三艋舺,接著就是四月津。台灣的第四大城月津,就是目前以元宵節蜂炮聞名的「鹽水」。鹽水的街名,因海水的流入得名,是急水溪與八掌溪的沖積平原。散步在鹽水的街道,一點也沒有煙硝味,也沒有夜晚蜂炮四射絢爛色彩的演出感覺,平淡無奇,只餘慵懶與舒緩、愉快的老氣息。
鹽水的交通很方便,如果從高速公路下來,離新營是很近的小鎮,除了元宵節外,觀光客並不多,除了安靜,也有獨特的親切。信步於橋南老街,走進清代老磚宅,巧遇屋主,聊開了過去的種種,被熱情地邀進屋內。只見老尺寸的紅磚,雜沓卻有序地疊砌於山牆。大小厚薄不一,有較早的粉酥狀的淺磚色、也有稜角分明的新磚色,另有煙炙黑色痕跡,各不相同的磚紅色。有當作覆瓦的、也有當作仰瓦使用的,有成筒狀的,才知道那磚、瓦的作用、年代各有別,有的確定是早期從福建航過黑水溝而來的。僅是一面牆而已,磚色的變化令人眼花,磚紅色只是概念下的粗糙廣域色彩感覺而已,真正觀察下色彩是非常豐富的。
在屋主盛情下,發現屋角尚餘有堆完好的各式磚瓦。經說明後,恍然了解那是建屋時所留下的,為了讓日後修葺時,顏色不至於凌亂,所預留的同步老化之磚瓦,感受到當初建屋者的貼心設想。走出屋外,就臨著一條筆直的紅磚道。從寬度來看,對當時而言,必定是相當的規模,此街道也被稱之為全瀛始街或全臺始街,由街名可感受到繁榮喧囂的情景。現在,則換成了橋南老街,有些微的浪漫與滄桑感。兩旁的屋宇,依稀可辨別建成的年代,清代、日據時期、近代修整。
各時代的建築,各自演出,在歲月的調和下,並沒有令人感到突兀之處。這條街道有個浪漫的名稱,就稱之為「橋南老街」。老街上,零星散在有老屋十餘棟,有磚屋、有木樓,雜有近代改建的洗石子、水泥屋,零零落落地散在老街旁。在橋南老街的一頭,連結才整備結束的月津港。月津港是急水溪支流所形成的港口,港口彎曲類月彎,因此稱之為月津港。老街的形成是由月津港啟始,港口淤積沒落,老街也隨之沉寂了。想像當年從福建航行到月津港下貨,人員雜沓的風景,郊行林立;船舶靠岸,搬運工人、商人買賣雲集,加上附近生活器皿物資的集散,往來的客旅,如今均已經不再。
港邊,只餘有零星木造小樓房或磚造古厝,沿著老街散在。二樓的老木頭建築,儘管表面上,已被淺天藍色的油漆塗裝覆蓋,仍可看出底層的老態。二樓是類似小夾層閣樓式的格局,與台南的神農街、鹿港老街的閣樓很相近,約略是同時期的構造。木樓房小小窄窄的剛好,有完好如初,仍在居住中;也有的已嚴重傾斜、大門上鎖,斑斑的落漆下,破敗的木痕,更加深了幾許幽森沉舊的氛圍。
沿著橋南老街走過月津港的橋,往大街的不遠處,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口,有戶大院人家的樓房「八角樓」,高高鮮明地散發著古老的色彩,遠遠地招喚著。本是三進大宅院的第三落,前面的屋宇均已消失,兀自矗立在時光的洪流裡,訴說著「葉連成」商號主人之過去風光。後花園,也遭改建為郵局,也無法想像當年模樣。
八角樓,因屋頂有八角而聞名,入口兩柱頭的雀替、花窗、福杉梁柱,裝飾顏色已褪盡,深褐色的深溝木紋清晰可見。木紋溝處,殘存尚來不及褪去的色彩材料,依稀可辨認出群青、明黃、朱紅、烏墨等色彩。繞到後院,整片的紅磚牆,壓著短促的視覺距離,讓人無法喘息的紅磚色,下方是墊著石材,推測可能是從海的對岸,當作壓艙石來台的緣由。仰望著百葉窗的突出木質造形,環繞二樓四周,有些異樣感覺,頗有近代日式的氣息。閱讀資料後,與前院左側的日本親王拜訪碑刻串連,才了解曾有段日據時期的歷史。在閩南式的基礎上,圈圍加建的日式感覺,往上的屋頂部分,卻又回到了閩南式的樣貌。水格白灰泥填縫的紅磚山牆,搭配著白色的傳統吉祥意涵的浮雕像,很難相信混搭異樣的風格,在此的協調交融狀態。
屋內,大塊的赭紅地磚,碎裂的紋樣,令人不忍踩踏,珍惜歲月間熬出的美感。兩旁的木質門板、屋梁,據說是當年運自對岸的福杉,被當作上上材料的福杉,微微散發著木質的樸實色彩。主人是靠著月津港,周邊種植的甘蔗發跡,也設有糖廠,就是後來的岸內糖廠濫觴。
上樓後,幽暗中暗藏著精巧,空間格局表現出當時的閩南的感覺,也帶有日式的痕跡。可惜,在最近一次2010年的甲仙地震影響下,二樓龜裂且有倒榻的危險顧慮。政府撥款再次發包修補,讓第一次修補後,才開放不久的八角樓古蹟建築,再次關閉。目前,僅能遠觀。與屋前的葉家後代,憂心忡忡地交談後,才知道古蹟維修工程,採取的是招標方式進行的。承包廠商得標,進行拆卸後,發現樑柱等大量建築之重要構件,內部嚴重腐壞。導致整建的原初估算內容,出入甚大,恐怕於賠本下,完工遙遙無期或草率結束。
幾次觀察日本的京都與奈良的古建築修復工程記錄,從準備到完成,除了必備的修復工程外,也同步進行各項的記錄與學術研究,不讓每次的修復工作平白浪費。兩相比較下,台灣的經費困窘,加上計劃的不周全,每每令人嘆氣。

離開八角樓,往鬧街走去,整排的洗石樓、天際線的裝飾浮雕女兒牆,與其他地區的老街呼應著,日據時期的建築色彩感覺。騎樓下,賣著古早味的鹽水意麵、肉丸,布莊與雜貨店的什貨色彩、漢藥店的古老瓶罐廂櫥,共同組成了鹽水的街道建築色彩意象與氣味。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