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美國夢在台灣」—汪正翔、蕭如君創作聯展,海馬迴光畫館展出
April 25, 2013

汪正翔、蕭如君,《木屋1》部分截圖,2012


藝術家汪正翔與蕭如君的聯合創作展—「美國夢在台灣」,目前正於海馬迴光畫館展出。兩位藝術家起初對「階級」與「地域」兩者間的差異感到好奇,開始在美國與台灣兩地拍攝木屋,此次展出彙整拍攝結果,透過拍攝兩地木屋影像之間的異同,試圖檢視歷史文化如何影響人類觀看的方式。

2012年,兩人長期在苗栗山區進行拍攝計畫,意外發現山谷中坐落著一個由農地所打造的高級社區,負責規劃的人幫助有意於此居住的人購買農地,區分族群以及興建仿美式的木屋(名義上是農舍)。他們稱呼這裡是夢想新家園,就像是一場中產階級對於理想生活的試驗。拍攝工作結束後,藝術家前往波士頓進修,發現當地也有很多別緻的木屋,但對美國人而言卻只是平常的建築,甚至在Mission Hill這個社區,木屋多為中下階層的居所。(Mission Hill是波士頓社經地位較弱勢的人所居住的地區,有許多少數族裔,如黑人、華人與中東人。)

在美國由於建造木屋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比例與結構都讓視覺感受愉悅,正因為太過於普遍,使得攝影者會刻意不拍攝這些顯而易見的美好特徵。另一方面,所有美國的木屋都是以幾何的線條為基礎,它表現了一種合理而平等的精神。然而,在藝術家一系列的美國木屋影像中,並沒有試圖捕捉這種特徵。反而大多呈現一種隨拍的風格,看起來「混亂而日常」。然而,在台灣的木屋系列當中,攝影卻刻意凸顯了木屋的幾何結構,譬如牆壁與柱子所形成的線條,在構圖上,大多位於圖片的中央,很明顯地佔據了一個空間,以至於人造的部分與自然景物產生「對抗」的關係,而顯得齊整有序。但其實這並不是台灣木屋真正的特色,台灣的木屋在表現幾何線條上並不成功,大多數的木屋欠缺這方面的意識。觀者可以很明顯的感覺那就是幾片壁板與屋頂拼湊而成的空間,而不像波士頓的木屋,大部分的材質都隱藏在形式化的裝潢之後。彙整出的結果顯示,創作者不自覺地把美國的木屋拍得像台灣,把台灣的木屋拍得像美國,即使它們並不適合這樣的方式。兩位藝術家試圖解釋這樣的做法,希望藉此呼應殖民論述中,提及當我們即使有意的抗拒一致的標準,我們卻仍然不自覺根據西方美學的標準,去捕捉事物的特徵。

展期:即日起~2013-04-28
地點:海馬迴光畫館
資料提供:海馬迴光畫館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