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國美館展出林玉山繪畫藝術特展
May 22, 2012

林玉山一生繪畫藝術創作之發展過程,反映著台灣歷史與文化轉變的幾個階段。從中國傳統民間繪畫的學習,歷經日本繪畫與宋朝繪畫的研究與發展獨特風格,到中原水墨畫的容納與轉型開創新的藝術,在不同階段的創作皆含納每個時期社會環境的時空背景與文化潮流的意涵。國美館舉辦林玉山繪畫藝術特展,展至7月1日。

林玉山先生(1907-2004),本名英貴,後取名玉山。1907年4月1日誕生於嘉義米(美)街,從多重文化之間梳理文化脈絡的連結與建立自我藝術的風格。在日治時期培育了嘉義地區多位膠彩畫家,戰後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結合膠彩畫與水墨畫優點,拓展出重視寫生基礎、構圖嚴謹與兼具墨彩和意境並重之風格,對台灣畫壇有深遠的影響。

林玉山先生創作生涯主要開始於日治時期。而台灣美術的發展,於該時期無疑也扮演質變與改革的角色,該時期藉由日本吸收西方的繪畫觀念與技巧,從臨摹仿古中國傳統水墨系統走向具有現代化精神的寫生觀察,反映了新的藝術思潮趨向, 而台灣藝術家創作的題材凝聚在自己的故鄉土地,將視覺放入生活周遭真實的環境、景物、人物,轉換成表現台灣特色的語彙,以現實的觀察、寫生的技法與溫亮的 色彩描繪自己生活的世界,林玉山的作品可視為表現此繪畫風格特質的代表。

林玉山先生的繪畫觀,從日治時期二度赴日學習,受到日本教師的啟蒙開始,縱觀一生的創作,乃至於在日治時期對於嘉義地區東洋畫的教學,到戰後於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任教,都提倡自然寫生。他認為:「寫生是學畫不可不經的一關,也是作畫的基礎,惟寫生的目的不在工整的寫實,而應寫其生態、生命,得其神韻。」他藉由觀察、寫生,通物理物情,捕捉萬物之精神,而後取其特質與精 神完成創作,這樣的觀點不僅貫徹在他的創作上,對於台灣水墨畫界頗具啟迪引領之影響力。並且由於寫生的精煉,舉凡花卉、植物、禽鳥、畜獸、魚族,甚至自然 風景等各類題材皆所專精,不僅超越精麗寫實,更傳其神韻與生命,寫天地萬物之真吾。

本次特展之舉辦恰逢林玉山先生105歲冥誕,為能彰顯其一生繪畫藝術之成就及創作所拳拳服膺的繪畫理念,在展覽作品選件上考量花卉、禽鳥、畜獸、風景等各種題材的傑作呈現,並佐以素描、水彩、彩墨等寫生稿相印證,作品創作年代從1920年代至1990年代,展出膠彩與水墨畫作品46件,寫生作品25件,作品來源包括本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 雄市立美術館及家屬與私人等收藏。希望藉由本次豐富作品之呈現與詮釋,讓國人充分領略林玉山先生長達70年創作生涯所展現之寬廣畫路,與努力不懈的生命歷程。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美術館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