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戲古幻今,袁旃創作25年歷程展
March 26, 2012

高雄市立美術館從3月24日至6月24日舉辦《戲古幻今-袁旃創作25年歷程展》,這是藝術家袁旃第一次回顧性質的個展,以「戲古幻今」為題探討袁旃個人畫學在不同年代的變化,她透過「青綠山水」、「新藝術」和「文物修護」三種養成過程,在作品中反映了她從中國藝術中獲得研究、突破、轉異的程序;從西方19世紀末的新藝術中獲得現代性、裝飾性、設計化的發展,以及從文物修護中獲得手藝、色澤、材料的考究。

如果新藝術運動是19世紀末的英國文創產業,袁旃在賦色研究上、樣態變造上,已完成了一種精緻化,且能游走菁英和庶民間的美學品味。袁旃的作品不是工藝品,但她卻將古代工藝作品的元素,搬進純美術領域;其近作更是製造出一種中國味、東洋味、現代味、鄉土味、設計味兼融的形色,是台灣文創政策可以借用的一個典例。

台灣當代藝壇從自身文化分別孕育出幾朵奇葩,包括70年代的洪通,80年代的余承堯,90年代的袁旃,他們同屬於大器晚成型的傳奇人物,同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也都是在台灣當代前衛藝術主流以外發展,卻自成一格又卓然形成典範;不同的是,前二者皆屬自學、無師自通一派,袁旃則是接受厚實的學院繪畫訓練以及中西方美術史與美學理論的紮實派科班出身,若論繼陳進之後台灣女性藝術家代表人物,大概首推袁旃。

袁旃於1941年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便與中國書畫為伍。1958至1962年進入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接受溥心畬、黃君璧等國畫大師指導,奠定了堅實的國畫基礎。畢業後赴歐洲留學,取得比利時魯汶大學考古美術史碩士學位,之後再進入比利時皇家文物維護學院(簡稱IRPA)習得文物維護專業,並獲得學校推薦至大英博物館東方部門實習一年,得以親炙豐富的中華文物收藏,其中硃砂和煙墨敷彩之〈女史箴圖〉真跡,撞擊力道最深,讓袁旃重新發現中國古代傳統繪畫有別於文人山水的特殊面向。
1968年回國,進入台北故宮博物院器物處服務,並籌組科技室,開台灣文物維護之濫觴,至2001年退休。故宮服務時期,袁旃將之界定為「奉獻與再學習」時期,不僅貢獻所學專長,更博覽中國古今藝術精粹。師大時期國畫名師群的影響,加上歐遊期間眼界的開拓,及至故宮經驗,讓眼高於手的袁旃,更不敢下筆。所幸,袁旃從20歲離開大學,到40多歲才開始畫畫,期間堅持不間斷地練寫書法,袁旃認為,中國畫跟西洋畫最大的不同在於線條,為了「抓住這個線」,袁旃勤練書法,「我拿起筆就可以畫,如果我當時沒有一直寫字訓練的話,我是畫不出來的。」袁旃在45歲之際矢志重拾畫筆時已逾20載未曾創作,然而其長年累積的藝術能量讓袁旃創造出有別於傳統水墨、獨特的中國藝術語彙。

「求異、求新、求變」的目標在袁旃的創作概念中,具有極高的重要性。袁旃自創作以來便以心中對於西方藝術史的理解與對於中國傳統獨樹一幟的觀照方式為基礎,積極嘗試各種中國繪畫的革新方案。正如她所說:「我開始的晚,便將所能想到的議題一個一個拋出來,希望能拋磚引玉。」袁旃藉由轉借、挪移古畫元素,並搭配其天性特有的天真爛漫及赤子之心,突破既有的視覺成規,不斷創新求變,題材更是天馬行空,突破空間與時間的界線,游刃於傳統與未來。從初期的「異」系列山水、「歲朝圖」的創新重彩工筆、以宋朝絲綢重疊透晰層次為藍本的「結緣」系列、突破中國繪畫靜態本質的「動態」概念,到以「石」、「銅器」、「家」為概念的近期新作,袁旃除了形式的創新之外更提出了中國繪畫在題材與色彩上更多的可能性。

袁旃曾說過:「重彩是這個時代的顏色,看看滿街上亮麗的霓虹燈與色彩對比的招牌,這些明艷的色彩,也應該出現在作品中。」隨手擷取的古代傳統元素、華麗的重彩,這些因素反映在袁旃的畫作中,造就了袁旃作品的當代性格。在色彩上,袁旃喜用如石青、石綠、石黃、硃紅等重彩設色,「除了傳統金碧青綠山水外,很少見到如此色彩明豔的山水畫,又好像西方野獸派的原色調潛入了她的調色盤。」無怪乎藝評家陸蓉之評袁旃,說她在色彩和構成兩方面的突破,是繼張大千早期重彩和晚期潑彩之後,成為20世紀能夠突出於800年來中國繪畫史的佼佼者之一。

袁旃的創作可概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起自80年代末期重拾畫筆以來以水墨紙本為主的創作;第二階段起自2000年,轉向重彩絹本的創作;第三階段起自2006年,重心完全放在重彩工筆絹本,風格也亦發自由自在。本展即是依循這三個創作分期以「異山水」、「動空間」、「閑居趣」三個分區主題來串聯和呈現。袁旃從80年代末期重拾畫筆以來,皆以階段性發表形式來展出創作成果,在袁旃適屆從心所欲之齡,本館特別策劃此展覽,展出作品的創作時間跨度,橫跨袁旃創作25年來各個時期的創作樣貌,展出作品數量多達百件,係首度完整而全觀式地呈現其創作歷程,對藝術家及觀者而言都是一場跨時代的超重量展出。

資料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