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當代藝術館跨年展覽-「後人類慾望」,9國25組藝術家詮釋性別與身分,今日展開
November 23, 2013

派翠西亞.佩斯尼尼(Patrica piccinini),《迎接賓客》,空間裝置,尺寸因場地而異,2011


台北當代藝術館自今日起至明年1月12日展出「後人類慾望」。此次展覽邀請來自英、澳、德、日、韓、芬蘭、冰島、挪威、台灣等地共25組極具國際知名度的藝術家,探討當代數位時代裡,性別二元化被重新詮釋的現象。展出的作品多以數位科技的手法,如數位輸出、多媒體互動、影像裝置,重新解讀女性身體,並探討變性變裝與複製人等議題。

「後人類」(Post-human)作為一個學術名詞,源自1988年史蒂夫.尼可思(Steve Nichols)所發表的《後人類宣言》(Post-human Manifesto)一書,儘管學術界和藝術界對於「後人類」一詞之定義仍然分歧,但這個詞語已普用於形容現代人日漸分歧、複雜的生命期許和身分認同;台北當代藝術館邀請留英研究此議題的陳明惠博士擔綱策劃,共邀請25組國際藝術家,從三個大的面相: 「複製人」、「跨性人」、「改造人」來鋪陳和詮釋「後人類」這個目前不斷發展而值得關注的新興藝術課題。「複製人」主題指由科技以無性生殖的方式創作出生物體,暗示未來人類可能可藉由生物科技的方式繁衍;「跨性人」則探討當代數位藝術中的 「去性別化」以及「雌雄同體」的現象,將男女生理結構解構並重新定義;「改造人」主題則展現一種在網路虛擬下,混合了機械、科技及人類形象的軀體,這種虛擬且具流動性的形體,透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並藉以對現有既定的性別分類提出批評與反思。
黃贊倫,《廢棄物》,FRP、壓克力、機件,80x160x60 cm,2011


「後人類」展現了介於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緊張感與不確定性,是結合了人的身體與科技技術的現象與想像。此展覽邀請到派翠西亞.佩斯尼尼(Patrica piccinini)、冰島歌手碧玉(Bjork)、安.賴(Ane Lan)、安娜.旦蜜翠亞(Anna Dumitriu)、安娜.瑪斯得(Anna Munster)與蜜雪兒.拔克(Michele Barker)、李小鏡(Daniel Lee)、伊莉莎白.金(Elizabeth King)、郭慧禪(Hui-Chan, Kuo)、喬安娜.德夏柏(Janaina Tschape)、珍妮.普若芬特(Jane Prophet)、詹嘉華(Jia-Hua, Zhan)、凱文.萊恩(Kevin Ryan)、真壁廉(Len Makabe)、馬汀.萊舍(Martin Rieser)與安德魯.哈吉爾(Andrew Hugill)、歐仁.卡茲(Oron Catts)與艾歐蘭特.‧樂兒(Ionat Zurr)、林珮淳(Pei-Chwen, Lin)、費爾‧塞耶(Phil Sayers)、瑞蒂‧泰克塞森(Ritty Tacsum)、莎雅.沃爾法克(Saya Woolfalk)、劉世芬(Shih-Fen, Liu)、崔有讓(U-Ram Choe)、維多利亞.維斯納(Victoria Vesna)與塞德哈斯.瑞瑪克利斯蘭(Siddharth Ramakrishnan)、楊納(Yang Na)、曾鈺涓(Yu-Chuan, Tseng)、黃贊倫(Zan-Lun, Huang)共25組國際知名藝術家,以現代數位媒材與技術,探討人們對於身體與性別的重新解讀。配合此展進行,當代館將以「後人類」概念為題,規劃一系列專家導覽、講座與工作坊,更多詳情可至官網查詢。


「後人類慾望」
日期:即日起~2014-01-12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資料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