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賴彥吉《家中的小城市:台灣製造》,6月將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March 16, 2014

賴彥吉,《家中的小城市:台灣製造》,2014/北美館提供


2014年「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參展作品徵選,由評審團選出新銳建築師賴彥吉 (Jimenez Lai)為參展代表。其參展提案《家中的小城市:台灣製造》,為九個分別代表「家居」不同功能的微型建築單元,如《睡眠之屋》,或是《應酬之屋》…等,散落在展館普里尼奇歐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之中,形成錯置的室內城鎮,觀者將能在其中自由穿梭。「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6月4日將於水都威尼斯隆重揭幕,此為臺灣第八次參與此一全球建築界盛事。《家中的小城市》將回應本屆大會主題「本源(Fundamental)」的策展概念。

1979年出生於台灣台中市的賴彥吉,12歲赴加拿大留學。多年來於海外建築界耕耘,並在國際建築舞台上嶄露頭角。曾在格雷厄姆基金會資助下,由普林斯頓建築出版社出版第一本個人著作《無處的市民》(Citizens of No Place)。其裝置藝術作品《白象》,批判建築理論的空虛,典藏於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並曾於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庫哈斯(Rem Koolhaas)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鹿特丹總部工作。2012年受美國建築聯盟之肯定,被評選為傑出年輕建築師(Architectural League Prize for Young Architects),2013年1月受邀為美國建築師學會《建築師》雜誌的封面人物,最近更獲得里斯本建築三年展的新秀獎。賴彥吉2008年創立Bureau Spectacular事務所,目前同時在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擔任助理教授。

賴彥吉的提案以家居的角度為出發點,呼應本屆策展人庫哈斯所提出的主題。賴彥吉認為「Fundamental」在學術上具有「基本」或「起源」的隱喻,因此其提案將「家居」(domestic diagram)作為建築的一種原始基礎,將平凡的建築機能作一種概略上的分析與整理。除了研究台灣人吃、睡、玩的模式,更深層探討「居所功能」背後所代表的生理行為、生活交際、心靈信仰等層面。展場猶如小王子漫遊穿梭的旅程,原本象徵個人隱私的空間單元因而被賦予獨立的開放性。九個微型建築同時也呈現「室內城市」的概念,說明台灣在高人口密度的環境下成長,因此對狹窄的走廊輪廓總能作出周到的闡釋。

在設計九個微型建築單元時,賴彥吉及其設計團隊做了許多研究來進行規劃。在調查、了解家屋機能的過程中,參考了50個經典的家屋結構,並以英國拼貼藝術家理查.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作品中所虛構出的室內生活方式為範本,參展團隊也試著搭建起自己的20個拼貼,嘗試在生活方式和機能上能夠更進一步去開放的想法。因此逐漸成型代表台灣館的九個建築角色:睡眠之屋、工作之屋、應酬之屋、鍊金術之屋、愉悅之屋、糞便之屋、學習之屋、外觀聖堂、人間樂園。其所代表的不只是台灣空間展示,同時也將傳統的拜公媽、辦桌等文化儀式轉換於微型建築裡,在普里尼奇歐尼宮中刻劃出台灣的室內城鎮紋理。

考量到展覽場地不能觸及室內表面的限制因素,這九個房子都是可以現場組裝的獨立結構。這些在結構上作為建築太小,作為傢俱又太大的物件,被定義為「超級傢俱」。賴彥吉試圖凝聚家屋內的各個機能到每一個獨立扮演各自角色的超級傢俱上。並以「復活節彩蛋」在色彩上的視覺概念,傳遞台灣的特色。


《家中的小城市:台灣製造》—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日期:2014-06-04~2014-11-23
地點: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資料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