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最終回-「形式的思維」,莊普、徐永旭、賴志盛、吳東龍、陳松志聯合展出
November 03, 2013

莊普,《一從空來》,複合媒材裝置,675x710x1075 cm,2009


歷經一整年的城市美學實踐,「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即將邁入尾聲。最後一檔展覽:「形式的思維」自即日起至12月15日止,於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展出。本展覽由獨立策展人胡朝聖所策劃,邀請莊普、徐永旭、賴志盛、吳東龍與陳松志等五位台灣傑出當代藝術家共同壓軸展出,他們分別以不同的創作媒材及形式,包含平面繪畫、裝置、觀念及行為,探討創作實踐的過程中「觀念」與「形式」兩者的重要性。觀念是形式的基礎,而形式是觀念的延伸,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才能達成細膩、精煉及意義深遠的作品。

種子計劃的第二階段:「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的展出地點則選在台北信義區最菁華的地段,將台灣建築業特有的接待中心轉變為對市民免費公開的美術館,除了延續過往將藝術帶入民眾生活的理念之外,種子計劃IV更廣泛地探討城市生活美學的多重面貌,邀請建築設計、景觀工程、藝術以及農學生活等不同領域的專業團隊跨界合作並參與策畫,進行長達一年時間的城市美學生活實驗。這項由企業主導的公益性文化活動,不論是活動尺度、投入經費、以及活動時間等等,都遠遠超越了台北這個城市過往曾經有過的規模。

「形式的思維」展覽的產生企圖經由藝術家的創作裡挖掘出在生活與藝術縫隙間的可能性,並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以這樣的概念做為基礎,進一步突顯並回歸藝術創作形式與觀念的根本的重要性。作品形式的產生是為了服務與實踐其背後的思維,在本展所欲傳達觀念=形式=思維的思考下,強調觀念是形式的基礎,而形式是觀念的延伸,這樣的藝術思維以兩者互為表裡,既是內也是外,觀念的生產與形式的創造放置在天平兩端平等看待是有其必要性,相較於以議題為先導或是知識為優先的策略及方法,藝術在沒有知識框架與理論限制下以一種直覺性、身體性以及本能性的感性創作模式更顯得可貴,也才有無限的可能空間與機會。
徐永旭,《2011-16》,高溫陶,400x157x226 cm,2011


「形式的思維」包含莊普、徐永旭、賴志盛、吳東龍以及陳松志等五位藝術家,在平面繪畫、裝置、觀念以及行為等多元作品的聯展中所統整並揭示出來的創作情境、觀念、媒材以及形式,能將觀者拉回看展時的單純視覺經驗,從中體驗、思考以及認識藝術創作的本質與狀態,以形式入眼理解其背後以及深化擴張之觀點思維,提供理性與實證經驗之感性參照、比對,並開拓此經驗以外體認世界、理解生命的另一渠道。

此外,廣受觀眾喜愛的地景藝術作品,日本國寶級藝術家中谷芙二子的「都市幻霧」(人造水霧裝置)、活躍於國際與兩岸間的台灣代表性藝術家-林俊廷的大型投影互動裝置藝術作品「愉躍」,和台灣年輕新媒體藝術家吳季璁的夜間戶外投影裝置作品「八方」將持續展出至12月15日。詳細展覽訊息,可至活動官網查詢。

「形式的思維」
日期:即日起~2013-12-15
地點:種子計劃IV移動美術館
資料提供:胡氏藝術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