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March 01, 2022
藝術家蔣友梅於1961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現居創作於倫敦。自幼受中西文化薰陶,崇尚文藝。1989年蔣友梅開始創作,包含繪畫、寫作、攝影、裝置、表演等方式,嘗試以多元的媒材實驗。1989年開始修佛,深受佛法的啟發,加上對哲學、心理學的興趣,將其經歷都融合於創作中。作品中呈現手筆不斷反覆運動的軌跡,同時也是身心修練的互文紀錄。
February 01, 2022
此次於亞紀畫廊展出展出陳庭詩逝世 20 週年紀念展「禪的起源」,繼 2021 年 11 月於 ACHI inspired by Each Modern 開展的「陳庭詩作品展」後,展覽「禪的起源」將接續帶來這位國寶級藝術家創作於 1964 年至 1974 年的初期抽象版畫。從寫實木刻版畫轉往抽象表現時期,包含了像是以連貫性線條組成畫面的《圖騰》、以大面積塊狀圍繞的《都市I》......等,藝術家陳庭詩以書法文字作為思想的起源,以沈靜穩重的塊面顯現出東西方美學交融的意味。
January 27, 2022
此展覽「臺灣現代版畫先驅 - 廖修平跨越疆界的最前線 LIAOFrontline/ Frontier」,有別於過去展覽以媒材及風格作為分類的展示模式,而是以時間與地緣的經緯度作為命名,沿著時間軸,將藝術家六十餘年中各階段的創作完整呈現。以廖修平於各國城市間流動的足跡為坐標,包括了東京、巴黎、紐約等等,當觀者身處展場中,進入藝術家創作生涯中,讀取著更加完整的文化思維。
December 01, 2021
氰版藍印術一直被視作古典攝影印相的製作技法,被19世紀的博物學家運用於植物形象的紀錄;同時也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藍圖的複本製作。展場內共六項系列作品,複合了剪紙、拼貼與空間裝置等表現,解構與重構我們自身的島嶼歷史。
November 15, 2021
展出2017年至2021年創作的繪畫作品共計19件。從2017年蘇旺伸搬離居住近20年的高雄左營海軍眷村「明德新村」,到落腳台南安平,魚塭、西濱鹽分地帶的天際線和海平面,取代了眷村風景。到2020年起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深深影響每一個人,向來關心社會與環境議題的蘇旺伸,也將疫情下的世間百態融入畫中,藉由畫作裡的「動物」搬演這段集體記憶。
November 01, 2021
為回應「文協百年・時空重現」系列活動,紀念日治時期重要文化啟蒙團體「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北美館循著臺灣文化協會成立背景,梳理自1920年代臺灣藝術發展情況,呈現藝壇與臺灣文化協會推動新文化運動之關聯。

郭雪湖,〈圓山附近〉局部,膠彩,94.5 × 188 cm,1928
October 18, 2021
在漂泊的生命旅途中,家的意義又是什麼? 以「家園」為題的一系列攝影作品,沒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呈現,亦沒有完整的城鄉景色或人文風貌的勾勒,因為只有徹底走過、將景像都留在身後,心中歸屬的真正家園樣貌,才能開始顯影。
October 04, 2021
《安之若素》為紀嘉華之個展,此展覽主題是對時間的探索,畫作靈感從生活中取材,透過流動的色彩和線條,紀錄時間的流逝以及心境的變化,試圖捕捉看不見的時光概念。
September 06, 2021
相對於一般展覽呈現的結果與結論,「石落心田 終歸大地-石晉華個展」所展示的是一場自我辯證、探索、實驗到實踐的過程,現場所見即是藝術家父親,對於石頭的撿拾、愛慕、收藏,以及進階的思考探索。如藝術家所提及「展名『石落心田 終歸大地』,其實已然給出人生最後耕耘的田園與歸宿,就是那塊叫做「自心」的心地,父親的遺緒、山河、大地、藝術、歷史、知音、佛法,都在那裏。而它們,明白了,就該放下。且讓這塊心田,回到他本來的樣子。」
August 02, 2021
​ 陳銀輝是戰後臺灣第一代的抒情抽象畫家,1931年出生於嘉義縣鹿草鄉,爾後就讀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並於1957年開始任教於母校,1995年退休,遷居臺中。陳銀輝師承吳學讓、廖繼春、馬白水、陳慧坤,其創作熔舊鑄新,海納百川,抒情抽象獨樹一幟,優游於抽象與具象之間,以點線面的方式呈現色彩的流動,使顏料從容漫步於形式、色彩與詩意,能取能捨,創造意境。
July 12, 2021
此次展覽為藝術家吳軒慧自巴黎回台後首次個展,展覽以「綠天鵝」效應為題,探究受環境變遷影響而改變行動的人類如何學習與永恆變動的自然相處。藝術家將汲取自西方古埃及神話與古希臘哲學中對待自然的方式與態度轉化融入創作的靈感。並透過水墨、書法藝術中筆墨線條與宣紙承載的情感厚度,描繪環境流動與懸置之間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June 14,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為高雄市立美術館前館長李俊賢大型紀念暨研究展,藝術家李俊賢一生致力於推動台灣、特別是南方藝術文化。此次展出藝術家1970年代中期至2018年的188件重要作品,並搭配生涯中產出的藝評、企劃、設計、影像、雜誌等文件,期待觀眾能藉由展覽瞭解藝術家作品中未呈現出的深切情感。同時發展延伸的子計畫「偏挺土地-南方HUE聲景影音會」、「偏挺x要塞-致爐主俊賢壁畫創作」,延續藝術家對在地文化關懷的創作精神。
May 14, 2021
《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為北師美術館探索臺灣近現代至當代藝術發展啟動的「DIALOGUES跨世代對話」策展計畫首檔展覽。展覽中以三位橫跨二十世紀的臺灣藝術家顏水龍(1903-1997)、林壽宇(1933-2011);以及林明弘(1964-)為對象,並藉由觀眾於展覽中漫步的軌跡,啟動作品與作品之間的新連結。
April 15, 2021
《對畫錄-新竹典藏教育現場》展出由萬一一、阮璽、陳孟澤、楊奕軒、徐夢涵等當代藝術家以陳進、何德來、李澤藩、鄭世璠、陳在南等五位新竹重要前輩藝術家的典藏品為引,進入五所學校,與藝文領域教師共同帶領新竹學子,透過創作與前輩藝術家展開跨時空美育對話。
March 22, 2021
《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展出由藥學博士許鴻源先生收藏232件作品,其中這195位藝術家出生的年代,從最早的1871年到最年輕的1989年,前後橫跨一世紀。展覽搭配珍貴文獻與史料立體呈現台灣藝術史近百年發展與脈絡,並導入數位互動裝置,期待帶給觀眾全新的藝術欣賞體驗。
February 27, 2021
《天地俯中-感動牛 枋橋特展》以枋橋古城的歷史文化為起點,由宗教信仰、建築古蹟、商業交通、地方產業、族群特色面向,發現板橋府中在地文化與色彩。此次展覽展出由新北市板橋區五所國小師生,藉由社區踏查認識家鄉今昔流轉,並透過創作呈現府中文化色彩探索歷程的「小感動牛」彩繪作品。同時,也邀請俄羅斯藝術家Maria Lezhnina、英國藝術家Tom Rook,以旅人的不同視角呈現古城區二百年來多元兼容的文化底蘊及生活記憶,激發人們對於府中在地文化地景的感知與感動,看見俯拾即是的府中色彩之美。
February 01, 2021
2021年時序牛年,《「感動牛」兒童暨青少年彩繪 高美特展》邀請藝術家莊普創作「感動牛」原型,以幾何圓柱與圓台造型,傳達穩重與耐力,厚實的雙腳象徵腳踏實地,並邀請高雄市、屏東縣、臺南市、臺東縣共49所國中小學師生,透過社區踏查與色彩採集,找尋出具獨特性、在地性、文化性的主題與色彩,引導學生藉藝術創作表達在地觀察與感受,提升對家鄉的認識與認同。本次展出1245件「小感動牛」彩繪作品,展現各校多元的色彩觀察及豐沛的創作能量。
January 25, 2021
2021年時序牛年,《「感動牛」兒童暨青少年彩繪 陶博特展》邀請藝術家莊普創作「感動牛」原型,以幾何圓柱與圓台造型,傳達穩重與耐力,厚實的雙腳象徵腳踏實地,並邀請北臺灣35所國中小學師生,透過社區踏查與色彩採集,找尋出具獨特性、在地性、文化性的主題與色彩,引導學生藉陶瓷彩繪創作表達在地觀察與感受,提升對家鄉的認識與認同。本次展出逾900件「小感動牛」彩繪作品,展現各校多元的色彩觀察及豐沛的創作能量。
January 18, 2021
2021年時序牛年,《「感動牛」兒童暨青少年彩繪 國美特展》邀請藝術家莊普創作「感動牛」原型,以幾何圓柱與圓台造型,傳達穩重與耐力,厚實的雙腳象徵腳踏實地,並邀請臺中市、南投縣、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共16所國中小學師生,透過社區踏查與色彩採集,找尋出具獨特性、在地性、文化性的主題與色彩,引導學生藉藝術創作表達在地觀察與感受,提升對家鄉的認識與認同。本次展出408件「小感動牛」彩繪作品,展現各校多元的色彩觀察及豐沛的創作能量。
December 18, 2020
「色物(いろもの)」,名詞,指帶有色彩的布料或紙張。此次展覽藝術家黃冠鈞以此為題,探索藝術創作中媒材跳脫框架的可塑性。透過將繪畫歸類為「滲透」、「附著」與「繪畫體」三種型態,延伸思考色彩在純粹顏料中的空間關係。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