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June 05, 2013
台灣有婆娑之洋環繞,豐富地形養成了美麗之島,是生活在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共同的寶貴資產,而這些美景,也經常是藝術家們謳歌的對象。陳敏澤、趙梅再度攜手舉行聯合展出,此次便以台灣風景為主題的油畫、版畫及水彩作品,推出「山海之間:台灣風景畫」-陳敏澤、趙梅聯展,即日起於台北藝研齋展出至7月6日。
June 04, 2013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覽已正式展開,台灣館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始於1995年,至今已連續10屆參展,今年以公開徵件方式徵求展覽提案,並由呂岱如獲選擔綱本屆台灣館策展人,邀請三組藝術家提出三項藝術計畫,分別為白伯恩的錄像與雙頻道聲音裝置作品《時托邦》、許家維的兩件錄像及綜合媒材裝置《鐵甲元帥》,以及凱特里娜.色達與6名來自捷克札斯塔夫卡(Zastávka)鎮的中學生所組成團體巴帖左.米齊陸,共同合作的行動與展場內裝置作品《這不是一座捷克館》。
June 03, 2013
由藝術學院時期的水墨創作「微相.塵界」為起點,歷經紐約求學時期的油畫與混合媒材的「山海經」系列,到跨越紐約與台灣的「境痕」,乃至之後的「形域‧識界」「觀微」、「細縫中的幽微」系列,董心如的創作持續於自我心象空間的多方探索,誠摯地表達出潛在內心對自然的感知與情感。而此次「熵」[1] 系列個展,源自對寰宇、自然的尊敬與讚嘆,持續以自然與人共生的微妙生態為創作主軸。
June 02, 2013
藝術家李進發二十多年來的創作歷程,是探尋「原鄉」的漂旅,藉由單純的原色、率性的筆觸與生活的體驗,追尋土地的原鄉與心靈的原鄉。就如藝術家自己所言,「透過心海追溯原鄉的情愫;藉由原鄉展現心海的生命」,其作品中的台灣鄉土景觀,隱喻了自身對世界與生命的領悟,而其個人內在的記憶與情懷,又寄託在畫中物件的歷史刻痕,內心與外在的相互觀照,成就了深刻的藝術表現。本次於高美館展出之最新個展匯集了近60幅油畫創作精華。
June 01, 2013
關渡美術館集合了七位60年代出生的藝術創作者(所謂五年級生)展出「臺灣百慕達—藝術特有種」,本次展覽名稱的產生來自於藝術家某種特立獨行的共同創作狀態,不僅具有創作的形式張力與藝術概念的獨立見解,不同於80年代當時進入台灣藝術權力核心的新生代藝術家(年紀約為六十左右),他們對於西方藝術脈絡的參照相形減少;與現在將生活化視為藝術常規的年輕藝術家相比亦大不相同。這些藝術家運用了近二十年的創作時間展現了台灣歷史脈絡縫隙中的藝術韌性與任性。
May 31, 2013
今年適逢藝術家九十冥誕,在藝術拍賣市場席德進作品的畫價亦隨之蓄勢攀升,本周日(6月2日)在台北即將舉行之「羅芙奧台北2013春季拍賣會-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中,特別籌辦「席德進藝術專拍─摯友的三十年珍藏」專題,透過藝術家長年的摯友協助,匯集近三十年珍藏作品共計二十餘件,再度展現大師作品獨特的創作風格,更向這位台灣前輩藝術家致上懷念與敬意。在以下陳惠黛所撰寫之〈彩虹之巔‧孤鷹展翼,席德進畫價蓄勢飛揚〉一文中,娓述了席德進的生平及創作成就,藉由文字與藝術家作品當中飽富詩意的墨色,由觀者自行領會席德進一生的創作精神與藝術價值。
May 30, 2013
如果說清明夢的世界提供了比日常生活更遼闊的舞台,讓想像所及的事,都有可發揮空間,可以與想念的人相會、克服現實的恐懼、享受完全的自由,那麼藝術家廖祈羽認為的創作也是如此。廖祈羽的最新個展「清明夢」目前正於台北伊通公園展出。
May 29, 2013
高美館為了為台灣藝術留下聲音、影像,建立人類資產,自去年起積極推動「大高雄地區視覺藝術影音資料庫建構計畫」,此次邀請到已經15年未對外正式發表創作、參與藝術活動的高雄重要資深藝術家李朝進,展出最新創作研究展「殘象」,展期自即日起自至8月18日止。
May 28, 2013
國美館自即日起展出360度環型數位影音作品《陳柏光 & 廖佑軒:隱藏進行式》,陳柏光擅長以細膩複雜的線條影像,錯綜地呈現出具有能量的聚散圖像,表現豐富視覺生命力的想像,而廖佑軒的聲音創作,則凝聚起視覺的強度,並使觀者更能融入360 度沉浸式的氛圍。
May 27, 2013
曾長生近期創作的「數位靈光」系列,試圖從多媒體的虛擬實境中,藉由攝影暗房、錄像剪接、電腦合成等數位化實驗過程,探討繪畫的新空間感覺。「數位靈光」系列作品在探討「藝術的精神性」中包含立體感、構成性、色彩感、魔幻性等基本美學課題,並從現代人孤寂、疏離精神的內涵中,融入一絲「數位時代的生命靈光」。
May 26, 2013
林淵,本是一位出生於南投魚池鄉的退休老農,沒機會接受教育,從不知道藝術為何,退休後閒來無事便拿起工具與石頭,開始打石為樂,居然越刻越起勁,堆的到處都是。這些樸拙的作品引起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注意,報導曝光後,林淵得到資助、工作場所與材料,讓他專心創作。而在年歲漸增後,上了年紀的林淵對刻石頭的粗活已力不從心,慢慢轉為較不費勁的繪畫創作。林淵從64歲第一件石雕作品起,直到79歲過世的這15年創作人生,留下數量龐大的雕塑、刺繡及繪畫作品。
May 25, 2013
藝術家李義弘,字在川,又名在川先生,1941年生於台南縣西港鄉。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後,師事江兆申先生「靈漚館」門下。1984年起任教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直至退休,現居新北市三芝。在川先生集結創作思維的《自然與畫意》一書,對八○年代水墨寫生產生過深刻影響;此後發表過「印北行腳」、「大樹之歌」、「玉山行」、「石頭時代」等專題展,並出版《李義弘水墨畫集》、《李義弘畫冊頁手卷》、《在川近況》、《回首向來》、《天地無垠》等創作集十餘冊。
May 24, 2013
由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舉辦之「再現原始」-臺灣當代「原民/原始」藝術再現系統國際交流展,正於中山國家畫廊與逸仙書坊舉行。在這次的展覽中,總計匯集了45位藝術家,其中包含了3位來自紐西蘭、澳洲的國際原住民藝術家,25位來自臺灣各族群的當代原住民藝術家等;作品形態多元豐富,包含了錄像藝術、裝置藝術、油畫、雕塑、當代水墨、影像與記錄片等媒材形式,企圖提供一種差異於刻版印象的視野,讓觀者能夠更加深度地理解當代「原民/原始」藝術的種種風貌。
May 23, 2013
蔡文雄、陳慶惠、陳朝寶三位台灣藝術家的精華聯展,即將於宏藝術展出。蔡文雄一直是與大自然關係密切的畫家,回台灣後他於淡水老家定居,山、林、花、海樣樣不缺,居住其中讓他對大自然的萬變更是讚嘆著迷,作品便以此為題。陳慶惠擅用油彩畫筆將這美麗動人的屏東東港景緻揮灑在畫布上。已進軍國際舞台的陳朝寶從漫畫家出身,創作線條也因此倍具功力,可謂為台灣國寶畫家。三位藝術家此次難得聚首聯合展出,精彩可期。
May 22, 2013
藝術家侯淑姿最新各展即將於大趨勢畫展開,2009年2月藝術家侯淑姿踏入左營眷村,以此做為相遇之地,與即將消亡的眷村文化連結相識,透過訪談、影像與文字記錄,與當地居民產生對話,以感性回應批判政策之於個人與文化的不義。此次主題命名為「我們在此相遇」,意指將帶領觀眾穿梭時空,如同進入末代眷村的時空膠囊。
May 21, 2013
台北當代藝術館邀請到五月新生代插畫家於捷運地下街展出「日常懸案」聯展。參與藝術家包括默默文創的Cherng、欣蒂小姐、藍尼、蛋妹與喂,Wei,他們分別針對捷運通勤族常見各項掛領遺失物為主題,以裝飾人台模型,提醒來往於地下街的過客們,記得攜帶隨身物品,裝置展現十足趣味。
May 20, 2013
「符籙」是「符咒」的另一種稱呼,擅長將文字重新拆解與組成的藝術家侯俊明,藝術家利用書寫與內在修行之間的辯證關係產生根本質變,他以近似字謎的形式,創作出需要更深入用心閱讀的形象,重組之後的文字可以是細膩的、充滿正面的能量。侯俊明的最新個展「符籙蒐」目前正於高雄新思惟人文空間展出。
May 19, 2013
台灣年輕藝術家張瓊方最新個展-「翻越著...翻越著...」,目前正於土思藝術展出。藝術家善於觀察生活中的微小事物,街邊的小貓、小狗,路上擦身而過的陌生臉孔,以至於將醒未醒間的虛幻夢境,順手取來都熱鬧非常。她有著童心未泯的畫筆,描繪的卻是瘋狂的世界,也可以看作是成人世界嚮往的夢奇地。
May 18, 2013
響應「518國際博物館日」,台北市立美術館「暝嘛開」!今天將推出「百年一瞬」戶外投影秀,在6時30將進行首次播放。北美館此次精選由1916至2012年的百年典藏,挑選將近百件與常民生活場景相關的作品,融合剪輯與特效製作,讓一世紀以來藝術家眼中與筆下描寫日常景況的多元風貌,躍登北美館外牆,在夜間魔幻的投影秀下,北美館的巨大白色外牆變成大型藝術作品,也照映出每個人熟悉的共同記憶與生活脈動。
May 17, 2013
「第五屆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今天正式在台北喜來登大飯店展開,今年號召來自台灣、中國、日本、新加坡等61間國際藝廊共襄盛舉,聚焦「年輕、精緻、創新」的主題,打造年輕藝術家的藝術舞台,今年博覽會的新潮賞名單已出爐,透過的評選發掘優秀的潛力新銳作品,令人矚目期待。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