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7, 2014
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4月13日止,在B1陶藝長廊展出「自然.無垠II─陳加峯陶藝個展」。本次共展出21件,為陳加峯自2012年到今年的作品,以簡單造形及飽和色彩來表現植物放大之後的樣子,作品也幾乎一定會有個洞口,對植物來說被蟲蝕後才能散播種子,這就隱含著新生命的開始,代表生生不息的力量。另外,由於陳加峯的母親是裁縫師,從小耳濡目染,所以作品加入布料一起製作,讓表面有纖維的紋路,再經過拉扯、調整,最後就成為他的個人特色,也讓創作增添驚喜的一面。
March 26, 2014
日升月鴻畫廊即日起展出「幻境之外」—世紀抽象作品聯展,展出四位藝術家的作品,分別為趙無極、朱德群、陳蔭羆和黃小燕。其中趙無極、朱德群和陳蔭羆經歷世紀的戰亂、現代化,赴西取經等過程,皆以東方傳統文化為底蘊,綻放出東西融合的抽象繪畫。而黃小燕,為其一女性藝術家,生於五十年代的台灣,她的繪畫建立於女性私密情感經驗,反映的是這個世代的藝術觀。展期至4月20日止。
March 25, 2014
高雄市立美術館市民畫廊即日起展出「緩慢與快速─暫存與永恆之間」─洪明爵個展,展期至5月11日止。洪明爵是高屏溪流域的泥土撫育長大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帶著台灣南方的視覺經驗與情感溫度,既可以看見土地的圖像與符號,也可以看見土地發生的變遷以及從變遷浮現出來的時間痕跡,透過這些變遷與時間痕跡,他表達了自己對速度的體會與反思。這份對於土地的情感,可以從他創作的一系列連作作品之中看見。南方的山水,除了轉換為這一系列具象作品的圖像,也轉換為其他非具象抽象作品的象徵符號。
March 24, 2014
國父紀念館即日起展出青年藝術家侯忠穎個展「Invisible Hand,看不見的手」,展期至4月2日止。侯忠穎曾於2012年7月榮獲英國查爾斯王子親自授證,並深得王子傳統藝術學院教授們的讚賞。此次展覽「Invisible Hand,看不見的手」,為他投入多年研究與創作之系列作品。
March 23, 2014
國美館即日起展出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五年級生展,展期至6月8日止。五年級生展(生於1961~1970年)延續「刺客列傳」系列的策劃理念,以藝術家作為核心對象,並依據題材、形式要素、美學與思想、藝術媒介,以及風格特殊面貌等面向,選薦展出22位創作者的卓越作品。他們步上藝術生涯的時刻,約莫處於1980年代中、後期至整個1990年代,可以說是台灣藝術史「當代」時期的濫觴,各種創作語彙出現前所未有的盛況,新的美學、藝術觀念與既有的價值體系產生熱烈交錯、各擅勝場,蔚成眾聲交響的景觀,影響迄今。
March 22, 2014
「2014台南藝術博覽會」今日起至3月25日止,於台南大億麗緻酒店登場,超過50個展間,兼容地方與國際、傳統和前衛的優質藝術展覽與一系列的相關活動,「台南藝博會」結合產官學力量,持續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於現場展出6位「臺南新藝獎」優秀得獎者的作品,也舉辦多場免費報名的藝術賞析與投資收藏講座,以及規劃「First Art 我的第一件收藏」活動 。
March 21, 2014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與土思藝術合作,即日起至5月25日止,邀請藝術家張瓊方於學學「一加一來玩」美育實驗室(XUE XUE KIDS)展出「喵妙話─張瓊方創作展」。藝術家張瓊方擅於將生活中的感受與經驗,以塗鴉方式進行圖像符號的拆解及重組,並將多變的生活呈現在作品中,希望透過本次展出的34件作品,帶著孩子們拜訪「喵妙話」(Meow Meow Land)這個開心國度,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的組合自己喜歡的樣子,堆積形成一種遼闊的自由。
March 21, 2014
就在藝術明日起展出吳東龍最新個展「七張床」。本次展出「符號系列」與「彩色線條系列」新作,維持吳東龍一貫以低限、簡約、純粹的視覺語彙建立起屬於個人的鮮明繪畫風格,持續探索符號精神、圖像空間、造型心理與色彩美學間多重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在其畫布肌理與色彩的處理上,呈現出更為強烈的工業感與時間感,紐約多元豐富的文化精神、充滿歷史底蘊的老舊人文況味,就在畫作中躍然而生。展期至4 月27止。
March 20, 2014
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日起展出「原織原weave」—館藏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展。史博館典藏臺灣原住民族文物76件,其中絕大多數為體現各族編織工藝的衣飾用品。此次「原織原weave」—館藏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展,首度展出館藏臺灣原住民族:泰雅、太魯閣、阿美、卑南、排灣、魯凱、邵、達悟等族群的代表性織物,這些織物不但是臺灣原住民族的工藝作品,更是珍貴的文化產物。展期至5月4日止。
March 19, 2014
即日起至4月6日止,國立歷史博物舉辦「許文融創作展」,選出其百餘件作品,包含水墨、油畫、複合媒材及雕塑等,從平面到立體,作品形式多元且風格各異,充分彰顯創作者勇於突破、開拓新境的創作精神。
March 18, 2014
2013年高雄獎首獎得主陳云,於即日起至4月25日止,在新竹智邦藝術館舉辦個展「我們永遠都會陪在妳身邊」。陳云雖然沒有受過正統、完整的藝術教育,但她以真摯的情感,透過五件大型的裝置作品,傳達自己幼時失去母親後,重新面對死亡的奇幻想像。陳云將家裡的各種收藏,視作成長的好朋友,同時成為藝術創作的媒材,這些重組後的物件作品,敘說著關於青春的故事。
March 17, 2014
臺藝大明日起至4月11日止,展出李柏毅創作展「毅想天開」。李柏毅獲選今年臺灣公共電視的年度藝術家,2013年獲得第51屆十大傑出青年獎,近年來受各國的藝術中心與畫廊邀約,含括國立臺灣美術館、威尼斯雙年展、鹿特丹、維也納、巴黎、北京和洛杉磯,與美國紐約市聯合國總部大樓等,許多重要國際都市及藝術指標平臺,都可以欣賞到李柏毅的繪畫創作。
March 16, 2014
2014年「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參展作品徵選,由評審團選出新銳建築師賴彥吉 (Jimenez Lai)為參展代表。其參展提案《家中的小城市:台灣製造》,為九個分別代表「家居」不同功能的微型建築單元,如《睡眠之屋》,或是《應酬之屋》…等,散落在展館普里尼奇歐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之中,形成錯置的室內城鎮,觀者將能在其中自由穿梭。「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6月4日將於水都威尼斯隆重揭幕,此為臺灣第八次參與此一全球建築界盛事。《家中的小城市》將回應本屆大會主題「本源(Fundamental)」的策展概念。
March 15, 2014
非常廟即日起展出王建浩個展「啊!那不就好棒棒!」。此展共細分成三個系列,繪畫系列作品是以玩鬧的方式戲謔抽象繪畫,以極簡的構圖描述個人生活經驗,並試圖用看似輕鬆詼諧的手法,表達個人對於藝術的感觸;而在攝影作品《Landscape》系列中,透過藝術家所擷取的畫面,聚集的平凡物件和其跳躍的顏色,在畫面中形成一股無以言喻平凡卻又奇怪的氛圍,呈現藝術家所觀察的台灣景觀;而裝置作品則是賦予生活常見物件不同樣貌,透過雙關意義或是冷笑話式的直覺反應,在物件外觀與其代表意義之間,我們看見藝術家既帶有點挑釁戲謔又無奈的生活感觸。展期至4月5日止。
March 14, 2014
新心藝術即日起展出洪民裕個展「異獸花語」。洪民裕在創作中反思內在,將藝術創作轉換成內在感知的延伸。洪民裕畢業於台南長榮大學美術系,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水墨組碩士。此次展出膠彩創作,從宗教、人、植物中抽出元素並加以整合,建構出獨特的個人美學表現。
March 13, 2014
即日起至3月30日止,月臨畫廊展出李文謙個展「台灣印象?」。本次展出作品,是李文謙近5年來回台灣定居後,於生活中所見的反思,所創作的《區間車》系列及《摩托車》系列;另外還加上幾幅前期《海岩》系列的油畫,同時為在繪畫表現能力追求上歷程的回顧。個展主題命名為「台灣印象?」,加個問號,是因李文謙自謙認為,雖不敢說創作的是「實象」,或「現象」,卻亦不只是浮光掠影的「印象」。
March 12, 2014
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邀請台灣策展人暨藝評學者王嘉驥擔綱策劃的「徐冰:回顧展」,即日起於北美館展出。本展網羅國際當代華人藝術家徐冰自1975年以來,長達40年的重要代表作,為首次集結多項其歷年具代表性之大型裝置作品,且依北美館空間現地調整或製作,更是他在國際上的第一個大型回顧展。展品共22組件,包括早期的素描與版畫、行動藝術紀錄。展期至4月20止。
March 11, 2014
築空間即日起至4月6日止,展出「台灣50現代水墨展」。參展藝術家包含李奇茂、蕭仁徵、郭軔、馮鍾睿、黃朝湖、李重重、洪根深、李蕭錕、徐永進、李茂成、呂坤和等11位當代水墨大師與中生代水墨大家,展出41幅個人代表之。
March 10, 2014
李元佳回顧展「觀.點」,為李元佳在亞洲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北美館與李元佳基金會的合作,重新爬梳回顧這位臺灣抽象畫前衛開拓者的創作脈絡。李元佳是臺灣抽象畫派中最早以觀念進行創作,也是少數曾在歐陸藝壇蓬勃發展,受限早期資訊封閉,鮮少為國人所熟悉的藝術家,其創作涵括水墨、油彩、單色繪畫、甚至觀念藝術與攝影,並以行動擴延藝術的定義。展期自即日起至6月8日止。
March 09, 2014
享譽國內外的版畫大師廖修平,即日起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半世紀以來的精彩創作。展出作品包括廖修平自習藝以來多種創作媒材,除版畫外更包括油畫、素描、雕刻等共計145件作品,為臺灣首次全觀式整理廖修平藝術的回顧大展,將其創作與人生交織出的藝術之道,完整呈現於觀眾面前。展期至5月25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