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July 23, 2014
大象藝術空間館即日起展出阿卜極個展「一直都在」。‭ ‬「在」(presence)是出席、在場、存在之意。更深的意義是不受時間、空間影響,慣穿事物的阻隔,是存在於我們不思想而純粹活著清醒的時候。人可經由不同的途徑來到達此境界,但所有方法都必須先關閉思想機制,才能使自性意識清醒,來看、聽、嘗、嗅覺受感知這個世界。展期至7月30止。
July 22, 2014
盛夏是澎湖旅遊旺季,也是天人菊盛開的季節。夏季的澎湖,處處可見天人菊綻放,堪稱是島嶼最美的夏花,也是澎湖代表花卉,澎湖也因此被稱為「菊島」。澎湖不是天人菊的原鄉,它原產北美洲墨西哥一帶,分布於北美洲、美洲熱帶和美洲大陸,為菊科天人菊屬草本植物,又稱「虎皮菊」、「老虎皮菊」,沒想來到台灣以後,名字變成了「天人菊」。據說,天人菊名稱為日名翻譯而來,雖不知從何而來,卻頗合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的說法。
July 21, 2014
「當天馬行空的藝術家走入醫療院所」。泰郁美學堂策劃「肉身探微/駐院藝術家計畫」,邀請六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進入分別位於台南市白河區的安聯診所、嘉義縣水上鄉的民生護理之家、嘉義縣灣橋村的腎泰診所,未來將透過院方的協助,完成藝術家們各自擬定的一年駐院藝術家計畫。即日起至8月24日期間,參與的藝術家將先在泰郁美學堂展出各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並且同步展示未來一年的計畫書,完成作品預計明年7月於泰郁美學堂及合作醫療院所共同展出成果展。
July 20, 2014
國父紀念館即日起展出「繽紛的大自然」─李亮一、游忠平聯展,展期至8月31日止。該活動透過知名雕塑家李亮一之陶塑、彩繪玻璃,與游忠平立體陶塑之融合規劃,分別呈現藝術多元風貌。李亮一的陶塑系列利用光線的明暗,角度的變化,大小長短疏密的對比,線條的組合等技巧來設計造形,並將生命力注入泥土,以展現不同韻味;游忠平的立體陶塑以現代雕塑造形的直線曲線互補互襯,試圖表現不可思議偉大的生命力,製作技巧具高難度,懸空的視覺令人震撼。
July 19, 2014
臻品藝術中心下月即將展出「日常的非日常」展覽,此次展覽的展出藝術家來自於日本與台灣,每位藝術家的表現材質皆不同。從繪畫、雕塑、攝影到新媒材的運用;從北國到南國,不同的生活經驗,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每位藝術家將其生活觀點訴說於藝術。藝術創作者藉由作品,檢視了常規下的日復一日,以不同的思維去突破反思,進而重新看待生活的真相。展期自8月9日起至9月20日止。
July 18, 2014
埔里鎮廣興紙寮、長春棉紙廠等6家手工紙廠應法國孔泰民俗文化與建築博物館之邀,9月將赴法參加「紙—亙古而長久(Paper is not dead)」世界手抄紙展覽,與義大利、印度等13個國家聯合參展,讓台灣手工紙產業躍上國際舞台。
July 18, 2014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即日起展出王信豐個展「台江永痕」。台灣西部濱海,夏天陽光熾熱、冬天北風凜冽,地勢平坦、景物蕭索。王信豐此展展出台江系列畫作,土地味覺強烈,藝術家的心緒更是濃稠。在畫中,王信豐對木麻黃、菅芒花、紅樹林的蕭瑟,對沙丘、長灘、電線桿的無盡綿延,以及北風的凜冽與水光的寂靜似乎有著某種特別的感觸。展期至8月24日止。
July 17, 2014
「台灣八哥鳥的生態已經失控。」國內約20多年前引入東南亞種八哥鳥後,因個性與生存力都較本土八哥強,造成台灣原生種八哥棲地節節敗退,甚至瀕臨生存危機,專家認為除非強勢捕殺外來種,否則發展已不可逆。
July 17, 2014
科元藝術中心即日起展出劉芸怡個展「渡境」,展期至7月27日止。將展內包括「消逝的肖像」等作品。「消逝的肖像」為一系列哈雷Halle(位於往昔的東德)及台灣的城市中傾頹建築的影像。這系列影像是先由不同時間及透視點大量局部拍攝同一對象物後, 再將數十至數百張局部單張影像拼接而成。藉由時間的濃縮和透視點的移動,將正在流逝的時空定格。以真實的景象為藍圖,重建一個介於龐大歷史和個人私密回憶之間的紀念碑式影像。
July 16, 2014
「藍榮賢畫展—人生四季」即日起至7月27日止,於國父紀念館3樓德明藝廊展出。「金色少年彩筆揮,揮向燦爛雲彩裡,藝壇漫步五十餘,兩鬢飛白七十耆,人生四季又逢春,滿園圖畫更艷麗」。藍榮賢1944年出生於宜蘭礁溪,早年受教謝里法老師的藝術啟蒙及楊乾鐘老師的用心栽培,奠定其札實的繪畫基礎;就讀國立藝專時,更受教於李梅樹、李澤藩、李石樵、廖繼春、廖德政等多位大師,為人稱道的是他曾參與國內各項美術競賽如臺陽美展、全省美展等屢獲佳績,倍受藝壇肯定。
July 15, 2014
高雄弔詭畫廊即日起展出「他方在弦上」聯展,由4位藝術家:張婷雅、陳依純、楊依香、趙璐嘉聯合展出。記憶中,在宇宙間,我們自我投射出一張晦暗的映像。暗地怵惕的夢魘、執拗矛盾的思慮、時空解離實現在某個深處,存在就像是一齣苦澀的喜劇,想像游移追纏在故事場景裡。這個真切顯現原形的世界散發著熒熒火光。展期至8月10日止。
July 14, 2014
被喻為國際攝影大師的柯錫杰先生,今年推出全新個人創作攝影展「柯錫杰『探』莫內」,即日起於鳳甲美術館展出。柯大師以85歲的高齡,源源不斷的創作精神,展現超過一甲子的美學涵養與攝影功力。畫家莫內曾說過:「我的睡蓮池似乎具有魔法。」就如同莫內晚年的創作心境一樣,柯錫杰也找到了他心目中的後花園。展期至8月10日止。
July 13, 2014
博藝畫廊即日起展出「循環小事件」—陳崑鋒、陳衍儒、李政勳三人聯展。展期至7月22日止。此展名為「循環小事件」,指出每次重複不是沒有理由的循環。藝術家每次創作、每次的歷練,即便是不斷的上色、增厚、整合、再分割,然後再循環,機械性的流程中達到內心看似貧乏卻又感性的細微地帶。透過藝術家的感官去感受、理解這個「事件」,將感知轉化成一件又一件的「作品」。
July 12, 2014
陸先銘於四月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無聲之城:1984-2014年的臺北」個展,廣受媒體熱烈報導及藏家關注,大未來林舍畫廊將延續北京展覽的好評與氣勢,續於今日起在臺北推出陸先銘個展,邀請藝術愛好者一起細賞藝術家筆下的都會眾生相,感受鋼鐵都市叢林中最溫柔的一支畫筆圖繪出的現實世界。展期至8月3日止。
July 11, 2014
2014年第二屆「Art Taichung 台中藝術博覽會」,今年邀請超過45間國內外畫廊、約近250位藝術家參展,希望藉由飯店型藝術博覽會精緻時尚且年輕活力的特性,為大台中地區與其他城市的藝文愛好者帶來豐富獨特的藝文新體驗;亦藉此提供畫廊與藏家交流互動的平台,培育新的藝術收藏者,活絡大台中地區藝術市場與觀光之深度發展與躍進。
July 10, 2014
由國父紀念館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共同主辦的「版畫激流—兩岸版畫工作室交流展暨學術研討會」於即日起至7月22日止在展出。以落實兩岸藝術交流和促進版畫教育學術互動為主旨,邀請臺灣16間版畫工作室共24位版畫工作者,其中包括廖修平教授、林雪卿教授、鐘有輝教授、梅丁衍教授、楊明迭教授等,及11位中國版畫藝術工作室聯盟成員蘇新平、周吉榮、陳琦、孔國橋、盧治平、張廣慧、徐寶中、賀昆、宋光智、楊勁松、唐承華等教授,共展出75件版畫作品。
July 09, 2014
「聲語遶境—兩個港口的對話」為台灣與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首次合作舉辦之大型國際交流藝文展覽活動。高雄港是促使台灣躍居亞洲四小龍的經貿大港,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港,則因為「鐵達尼號」而增添港口的浪漫想像,兩造島嶼國家,將從「港口」與「航行」的想像出發,並透過「語言」爬梳文化、權力與國族與身分認同的牽連,期望以海洋文化底蘊為經,殖民歷史為緯,從相似經驗的對話交流中,加深對彼此的認識與反思。
July 08, 2014
「弄巧成卓—施盈廷攝影個展」即日起至7月22日止,於國父紀念館翠亨藝廊展出。該次展出內容是於街頭取景時所拍攝而得的畫面,這些畫面都有著巧合的機緣,他試圖將這些巧合,經由攝影的手法,轉化成有創意的畫面。因此,這些作品都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感,在時間的長軸上,隨時有著變動的可能。施盈廷試圖讓某個時間斷面暫留,並創造出某種具巧思的脈絡和意義,期待觀看者能夠從中感受到他所要傳達的「弄巧成卓」之意象。
July 07, 2014
穎川畫廊即日起展出「色.心無歇」—陳顯棟、周宸聯展。現年84歲藝術家陳顯棟的作品被譽為「大自然與詩的混合體」以及「具有人性親切感的詩象畫」,確立了他在華人畫壇的大師地位。此展亦展出周宸近兩年的精彩畫作,讓觀眾得以一探這位青年油畫家如何在藝術表現上不斷突破,欣賞他在無垠的思想夜空中泅泳之姿。展期至8月30止。
July 06, 2014
「五光十色自然系—陳泰元80傘台全臺巡迴展」即日起至7月22日止,於國父紀念館翠溪藝廊展出。出生於臺南縣新化鎮的油畫家陳泰元先生,投入繪畫生涯將近一甲子,以畫會友,除創立畫會外並也參加許多畫會,例如新化美術協會、一府畫會,新營美術學會、臺南市美術學會及臺灣南美會等,與會員們共同研究,互相觀摩,以求藝術技藝更上一層樓,每年參加畫會之聯展不計其數,應邀舉辦個展亦有18次之多。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