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16, 2014
大漢藝術即日起展出賴昱成個展「花花之道」。賴昱成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在台灣上海北京多次展出 ,屢屢得到廣大的迴響與支持 。「花花之道」是繼「花花斑馬」後的力新作品,作品內容探討華麗保護色背後的真實感受,表達現代人的處境與隱憂及自我投射的形象,以東方的文本反映當今社會現況,為現代人與環境之間成為發人省思的媒介。展期至4月30止。
February 15, 2014
學學長期從事色彩研究、色彩教材及品牌色彩顧問工作,推廣臺灣文化色彩的學習及運用。配合「馬到成功」特展於臺東美術館展出,臺東縣政府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共同合作,邀請臺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臺東縣新生國民小學與德高國民小學三校共1033名國小學生,於展前參與「馬上來玩-色彩種子藝術工作坊」,一同發現臺東文化與自然色彩之美。
February 14, 2014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屬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3月16日止,在陽光特展室展出「慾.迷─楊翊琪陶藝個展」。本展共展出11組件,作品當中的每朵陶瓷花都代表女性,而五彩繽紛的色彩、圓點、豹紋述說著各種物慾,包括昂貴衣物、名牌包包等。其中有72朵陶瓷花,以S型由少至多排列組合而成的《蔓延》最受矚目,楊翊琪說,這件作品就像現今社會一樣,接收訊息非常容易,而慾望也會隨之增長,所以用大量的花來詮釋。
February 13, 2014
耿畫廊於2月15日起至3月4日止,將展出姚瑞中個展「好時光」。姚瑞中於1994年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理論組畢業,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專長為攝影、裝置及藝術理論,其作品涉獵層面廣泛,主要探討人類一種荒謬處境。
February 12, 2014
由BELLAVITA寶麗廣場與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共同主辦的「藝茗驚人」—李善單、瑪馨玲師生聯展,將於今日起於BELLAVITA寶麗廣場展出。展覽除了呈現李教授「大將門2014」、「彩雕.一時」系列與瑪馨玲「畫龍點金」系列最新創作之外,展覽期間同時備有普洱茗茶,品茗兼賞藝。展期至2月24日止。
February 11, 2014
春天櫻花、桃花、李花、梅花近來盛開,但常有人搞不清「樹上開的是什麼花?」竹南鎮藍山園藝店長簡浩剛說,梅、桃花「沒梗」,櫻、李花「有梗」,再依花型與花色判斷,準沒錯。
February 10, 2014
「陳嘉子喜壽書畫展」於即日起至2月22止,在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展出。陳嘉子投身於書法繪畫領域20餘年,也致力於書藝教育推廣。此次展覽以繪畫為主軸,書法為輔,結合傳統與現代水墨畫的特色,鎔鑄出別具一格之系列作品。
February 09, 2014
旅居紐約台北兩地的藝術家陳以軒,即日起於關渡美術館舉辦「你是懂了嘛」返台首次個展,以歌劇表演、錄像、平面攝影與創作書等多元形式,試著觸及關於傳達、理解與感受之間的各種向度。「你是懂了嘛」的展覽概念,源自於陳以軒身旁總有人找他訴說心事,自己卻常常覺得不被理解,於是想在這次的展覽,基於這兩者間的矛盾差距,試著用各種媒材進行探索,展出作品多選自旅居美國時期的創作。展期至2月23日止。
February 08, 2014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於明日舉行「認識海漂植物種子」親子活動。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位於台灣西南方約450公里遠,島上的植物是怎麼來的、又是如何在東沙島生長、繁衍呢?仔細觀察這些植物,其做為繁衍的種子外層都具有特化的纖維質與木栓質構造,除可以增加浮力外,並可阻隔海水侵入、保持種子的完整。這樣的特性讓海漂種子可以在海上長期漂流,直到接觸適合陸地環境後,才落地生根,結束漂流的旅程。
February 07, 2014
文學用文字說故事,繪畫用圖像說故事。藝研齋本次推出的「故事」—陳敏澤個展,特別挑選陳敏澤作品中,具有明顯故事性者呈現給觀眾。除了貫穿前世今生的「愛情的終點,是世界的盡頭」大幅油畫,迷霧森林湖畔潔白的大黑熊傳說、巡行海底王國的金魚等,還有古靈精怪、奇思異想的小幅紙上即興創作。展期自即日起至2月28日止。
February 06, 2014
臻品藝術中心下月即將展出林鴻文個展「三月裡的小語」,展期自3月8日起至4月5日止。回顧林鴻文的創作歷程,這關於聲音的兩組概念之相對性,也一直處於潰散狀態。當被吸納入林鴻文展覽的「境」中,會發現寧靜像是一種錯覺,而嘈雜仍無處降臨。兩者均在場,但無處追尋。
February 05, 2014
關渡美術館即日起展出2014新媒體藝術卓越獎—「緒事體」,新媒體藝術卓越獎從2012年以來,已進入第三屆。傳統工具逐漸被發明的年代,它是人身體的延長,而現今的數位化時代,電路與網路則更將人的形象再次延長,應用這兩者,我們可以將自己的形象延伸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而且是即時性。展期至2月16日止。
February 04, 2014
此次於非常廟的個展所呈現的是藝術家自身創作轉變的路徑。作品《Another Sky—Meteor》延續先前城市系列的創作脈絡,然而不同於以往靜態的都市景觀,此件作品改以錄像方式呈現,速度感的車流亦像是訊息傳遞、流動的過程,也像在預示藝術家脈絡的轉換;而在《8:31pm》中,95件被轉譯過後的電視頻道拼湊在一起呈現了一種泓闊的媒體景觀,被圓點化的文字依循其位置和顏色,觀者隱約可以找到其邏輯並逕行建構意義。展期自即日起至3月1日止。
February 03, 2014
尊彩藝術中心自2月15日起至3月30日止,即將展出「想像一個美好的未來」台灣當代藝術家聯展,將邀請周代焌、高雅婷、洪韵婷、蔡潔莘、蔡坤霖聯合展出。藝術家透過地景變化的反映,生活環境中微妙的五官感受,以創作喚醒人類社會與自然間關係急遽變化的意識。
February 02, 2014
新銳藝術家許喬彥,此次於就在藝術空間的初試啼聲,展覽名為「廓」,其意源自於屋舍的牆頂而又延伸指稱「物體的邊緣」,此一字也簡述了藝術家目前的創作型態。挾其年輕充沛的創作活力,本次許喬彥個展將展出四件空間裝置以及一件現地製作作品。展覽開幕當天也將邀請到資深藝評人王柏偉與藝術家進行座談,希冀以其專業藝評的角度與藝術家進行對話,透過深入淺出的解析使觀眾對於許喬彥作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展期自2月15日起自3月16日止。
February 01, 2014
台北關渡美術館即日起展出「無河不流 有河必流」展覽,由王俊琪策劃,此次展覽作品,處理的將是過程更甚於對視網膜的直接效應,並轉向暫時的事物;展出藝術家包括丁昶文、林國威、鄭亭亭、港千尋(Chihiro Minato)、奧拉夫.哈爾茲(Olaf Hochherz)、王福瑞以及盧允姬和鄭賢碩(RohwaJeong)。展期至2月23日止。
January 31, 2014
國立台灣美術館「刺客列傳」選薦展出的20位四年級「刺客」藝術家,有些是年級同儕中具有突出表現的風潮引領者,有些則專注於特定的風格、題材或議題且始終如一,部分藝術家則獨立於潮騷之外,以一貫的美學關懷持續創作產出。他們的生命背景各異,藝術表達方式也完全不同,卻都是個人創作信仰的忠實執行者,並各自以鮮明且獨特的藝術實踐路向,在當代藝術的多元時潮中走出自己的一家之言。展期至3月9日止。
January 30, 2014
阿波羅畫廊即將於2月15日至3月16日在「思劇場」舉辦葉東進畫作個展。座落於迪化街一棟百年建築內的「思劇場」,是個既復古又創新的小型展演空間。位於三樓的「思劇場」與文創書店「1920s Bookstore」和年輕藝術家雲集的「爐鍋咖啡」為鄰,總稱為「小藝埕」。它們分享同一棟歷史建築之氣息,也為此處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
January 29, 2014
由新銳跨界音樂創作團體「出入游樂」三位返台成員廖海婷、洪于雯、廖韋旭共同策劃的《擊製》將於 2月7日至2月9日連續三晚,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舉行首演。三場結合擊樂、肢體、與多媒體影像技術的跨界接力演出,分別對於網路虛擬與現實,音樂的自由詮釋與感官的有機幻化,直至生命的起滅等議題進行一一拆解,將表演現場的時空音景化為實驗工具,帶領觀者進行一場場有形音像與無形意識的內外穿梭旅程。
January 28, 2014
國立台灣美術館為推動台灣數位藝術創作之發展,透過公開徵選機制徵求具創新及實驗性之創作計畫,藉以提供藝術家創作資源及發表作品之管道,並於即日起至3月16日展出「2014數位藝術創作案」徵件獲選作品「張博傑:張淑芬」。本次創作案藝術家張博傑的作品《張淑芬》是一件感性的影像裝置創作。藝術家使用陳舊的家庭照片投影在真實空間飄動的紗網上,再加以動態拍攝,使影像與真實空間相互映照,產生時間的流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