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May 16, 2013
台灣藝術家葉子奇最新個展「對話‧獨白」,目前正於誠品畫廊展出。此次匯集藝術家自1980年至2013年約三十件作品,將作品分為風景、靜物、浴室鄉愁、人生記錄等四個主題空間展出,回溯自葉子奇自大學創作時期的起點至今的每個創作階段,還包括了中國繪畫手法的水墨畫,分享藝術家在不同階段所吸取的藝術養分和思考的議題。
May 15, 2013
呼應201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記憶+創意)=社會變革」主題,國立臺灣博物館特別企畫了「518創憶博物館特展」,今日正式於臺博館一樓大廳及兩側迴廊開展。展覽精選超過國內100所博物館、美術館、地方文化館、古蹟園區等,以創館年代排序呈現,彷彿穿越超過一世紀的臺灣文化長廊,並藉由綜覽從大型公立博物館的興築、至小而美的地方文化館雨後春筍般地成立,了解臺灣博物館發展之軌跡。
May 14, 2013
「生猛海產店」-新媒體藝術展目前正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展出,兩位藝術家張顥馨、王鼎曄試圖呈現一段不存在於所處時空中的歷史,並賦予電生理學在文化中的新意,生物科學與新媒體藝術的結合,連結KTV與海產店的在地文化特色,將生猛海鮮轉化為實驗材料,巧妙運用音樂所產生的電訊號,讓實驗技術得以脫離原生的歷史情境,在自身文化基底中找到根源。
May 13, 2013
「你知道嗎?民國六○年代,明德水庫可是台灣四大水庫之一!」,苗栗縣文化觀光解說陳建龍世居明德水庫旁,對明德水庫風華與歷史,如數家珍又津津樂道。57歲的陳建龍擔任明德水庫特定風景區解說班班長,他說,明德水庫於1970年建造完工,興建時因主要灌溉區在後龍鎮,一直以後龍水庫為名,後來因水庫位於頭屋鄉明德村,正名為明德水庫。
May 13, 2013
藝術家駱麗真的最新個展「幸無在中央」,正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展出,依循藝術家過去的創作脈絡,此次再度以「疏離的幸福感」及「邊陲與中央」為主題發展。駱麗真,現任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歷年來創作以新媒體藝術與錄像裝置為主。本次個展創作者希望讓民眾對價值去中心化進行思考,由自身出發,許多面向上核心價值不等同於個人價值。「幸無」即是幸好沒有的意思,將幸福在中央錯置成「幸無在中央」為創作核心。
May 12, 2013
2013年為國畫大師溥心畬逝世的50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現正舉行「逸筆儒風」-溥心畬書畫展,及文創加值等一系列介紹溥心畬的活動。展出典藏的溥心畬書畫共計203件,匯集描繪道釋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作品70件,分成午日鍾馗、摹古與寫生山水、溥式花鳥寫生、道釋人物、文獻資料區、媒體加值互動區等主題來呈現,結合實體與虛擬的展示情境,創造多元的觀展經驗經驗。
May 11, 2013
迎接立夏5月,跟著韓良露漫遊台北城中區,感受百年來台灣人的庶民生活;北區國際光點計畫「大城中人文歷史街區」正式開跑,今年首度找來國際導演蔡明亮,談城中電影與生活。與城中區有深厚的地緣關係,蔡明亮首度加入大城中歷史街區計畫,11日(今日)將與韓良露在自家開的蔡明亮咖啡走廊,談「大城中電影生活」。
May 11, 2013
中正區內古蹟、博物館與美術館遍布,堪稱是文藝氣息最濃厚的行政區。即日起到6月29日登場的「2013歷史復活節」系列活動,透過9條路線古蹟巡遊,還有4場歷史與人文講座。中正區公所表示,活動規畫9條路線、共11場次。13日起到6月間的周末假日,有知名導覽老師王長利帶領的「台北城故事團」、鄭勝吉的「城南舊事」、葉倫會的「台北城開心攝影巡禮」,以及葉森林的「東門城外名人舊居踏查」等,帶民眾深度走訪李國鼎、黎玉璽等故居。
May 10, 2013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與中國美術館每兩年一次主辦的「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目前正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熱鬧展出。繼2009與2011年分別以「講‧述」與「複感‧動觀」為策展主題,2013年兩館再以「交互視象」為題,藉台灣與大陸各18組藝術家同時展出,以作品的並置,顯現兩岸當代藝術在面對全球環境與分享共同文化淵源的背景下,所呈現的多元視點與對應關係。
May 10, 2013
圍棋高手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七年前手書心願,希望捐助清華大學一座奕園,但隔年中風,迄今未醒;他的心願歷經三任校長,終將實現。清大預計六月一日舉辦奕園啟用儀式。校長陳力俊表示,圍棋大師林海峰、聶衛平和曹薰鉉已同意來台,「希望大師能在現場對弈三十到五十手,棋局會刻在奕園中,意義更不凡」,奕園將成為世界圍棋勝地。
May 09, 2013
藝術家陳朝寶的最新個展「觀音三十二相」,目前正於台北宏藝術展出。繪畫對陳朝寶來說,是生活的重心,也是他對人、對事、對人生的表達方式。他的毛筆下蘊藏了豐富的筆墨精神,線條栩栩如生的舞動著,從漫畫家出身,創作線條也因此倍具功力,可謂為台灣國寶畫家。陳朝寶以線條代表一種生命的力量,透過細膩的觀察,線條遊走的技巧就顯得特別純熟、一氣呵成,在此次個展中的白描系列就能明顯的感受出來,另有23幅大幅彩墨觀音相莊嚴而肅穆,獨特的線條魅力以及對佛的特殊感受,引領觀者至不同層次的心靈體驗。
May 08, 2013
一顆擺在眼前的紅蘋果,我們該如何描述它的顏色?是亮紅、粉紅、酒紅、暗紅,還是胭脂紅?身處在充滿色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忽略什麼才是真實的顏色。殊不知在不同的環境、光源,甚至個人對於色彩的感知,都會造成色彩資訊的判讀差異。要得到真實的顏色,必須收起感官的色彩描述,透過專業色彩管理的嚴格標準與精準控制,相關人員也需具備色彩管理知識,才能達到各產業間色彩的共同語言,確實的將色彩管理結合出版品、視覺品、數位化產品或各產業產出商品,讓文化從具有特色的視覺理念,轉換成具有價值與競爭力的文創資源。
May 08, 2013
廣藝兩岸小劇場藝術節正於台北熱鬧進行,今年以八齣橫跨兩岸的作品,迎來最具企圖心的跨界與跨海峽對話。廣藝基金會去年首次達成兩岸當代小劇場作品的雙向落地交流。今年更進一步舉辦讓兩岸優秀當代作品同台交流競技的2013廣藝兩岸小劇場藝術節,讓兩岸劇場界得已在同一個舞臺上彼此交流與對話,並一起打造宏觀且趣味的華人小劇場文化平台。
May 07, 2013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的「橫渡黑水溝-澎湖南方四島生態體驗營」,本週三(5月8日)將開放活動報名,除了推廣澎湖南方四島生態體驗行程,更藉此邀請民眾一起體驗澎湖南方四島海洋文化及生態之美。
May 07, 2013
身價十億的李家大宅自願變古蹟,成為保護文史的美談。新北市政府將李友邦將軍在蘆洲的古蹟李宅所在地,蘆洲區中正路二四三巷命名為「友邦巷」,成為新北市首條紀念巷及新地標,並為李友邦、嚴秀峰夫婦設「烽火俠侶」紀念浮雕,本月十日辦揭牌典禮。浮雕由創作蔣渭水銅像的雕塑家蒲浩明負責,基座有李氏夫婦事略,及抗日召集同志開會時牆上必掛的「復疆」兩個大字。
May 06, 2013
台灣藝術家謝牧岐的最新個展「山」,目前正於海馬迴光畫館展出。此次展覽延續上次個展「山道寫生」裡關於對山寫生的主題。寫生於現代美術教育的脈絡下,是對景物的觀察與取捨,訓練繪者如何在時間內,生動的獲取眼前的景色。因此快速、即時、片段的筆觸皆為寫生的特性。藝術家截取這些特性,對山脈進行描繪。這行為已脫離了寫生面對當下景緻的情境,但以細碎的速度、筆觸,勾勒還原山脈的輪廓,畫面中的山脈於是成為一種痕跡。
May 05, 2013
在當代藝術的創作中,版畫最具多重的性格,既獨特又多元。它可以是原作,也可以是複製品;它一方面擁抱先進技術,另一方面也能回歸傳統版印;它的身上存有強烈的商業基因,卻能長成獨特的藝術身形;它的形成(印製)有特定地點的限制,成品卻有移動與傳播的特性;有些如今看來古老過氣的版種,始終存在並有重要影響如木刻版畫。
May 04, 2013
藝術家紀嘉華,擁有藝術與建築的學歷背景,使得他的創作常在感性的繪畫語言中,夾雜準確的結構與充滿秩序的氛圍。結合了纖細且敏感的藝術家心靈與建築師的邏輯思考,在畫布上迸出最完美的呈現。他的最新個展「光的節奏」即將於5月11日在台北的日升月鴻畫廊展開,屆時將透過藝術家所創造的線性幾何空間和輕淡、溫和的色彩組合中,展現藝術家獨特的創作魅力。
May 03, 2013
2013台北新藝術博覽會今日在台北世貿三館盛大開跑,總計有40國254位藝術家、1800件優秀作品參展,內容豐富多元,創造藝博會高峰。承續前兩屆以藝術家為核心的特色、整個展場成為一個龐大的藝術品,以「蛻變」為主題,共規劃九大展區。「藝出慈悲‧百大名人」慈善義賣活動也在今天中午展開,今年共邀集國內外六百位名人共襄盛舉參與創作,作品義賣所得將全數捐給陽光基金會。
May 03, 2013
「不僅有桐花、螢火蟲,還能賞星星!」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人文生態天文館,最近配合桐花祭,也舉辦「螢星爭輝」活動,館長徐清鈞熱愛天文,在預約解說時間內,也會架妥天文望遠鏡,指導民眾看星星。而當地生態豐富,不僅白天賞桐花、走步道,還能看到台灣藍鵲蹤跡。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