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2, 2013
近幾年都市綠化已經蔚為各縣市施政重要指標的風氣,居住在都市叢林的你我,對於生活環境的提升而言不失為一大福音。居住的都市面貌不斷的轉變以及在不同城市旅行與短暫居住的經驗中,城市的變遷似乎不斷的一直在進行中。透過觀察與體認,在經由抽離與轉化城市中街道與建築符號和植入象徵追求自然的花卉變形做為本次創作的題材。黃俊傑個展「城市風景」於新濱碼頭藝術空間展出至周日(10/27)止。
October 22, 2013
台灣當代藝術家徐永旭獲邀參加「澳洲邦迪海邊雕塑展(Sculpture by the Sea, Bondi )」,將於本月帶著兩件作品前進澳洲雪梨參展,成為該展首位台灣參展藝術家。藝術家徐永旭以陶土作為創作媒材,卻擺脫了陶土原本厚重與尺寸先天的限制,將其擴張到極大極薄,作品呈現出輕盈的巨大量感,極富詩意。
October 21, 2013
由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國際攝影大師柯錫杰合作的「心動台江」台江國家公園攝影巡迴展,從臺南文化資產保存中心、高雄夢時代購物中心到臺中文創園區,終於來到了最後一站台北站,即日起在台北市信義公民會館D館展出。攝影大師柯錫杰以獨特「心像之眼」及藝術性鏡頭,記錄台江四季風情,拍攝期間深入國家公園各個角落,拍出許多不為一般人所注意的獨特景緻,透過細膩的眼光、獨到的運鏡角度和圓熟內斂的藝術手法,呈現出台江極致的美感。
October 20, 2013
洪美玲藝術的尋道旅程至今已走過30個年頭,從1983年創作《尋道1號》至2013年《尋道131號》,總共131件油彩畫作,每件作品以編號方式命名,是記錄著藝術家追尋夢想的旅程,也象徵她生命裡的每段樂章。「尋道」洪美玲個展,藝術家用心挑選30幅尋道系列畫作展出,包含1980及1990年代間的畫作12幅,以及2000年後的18幅近期作品等,並將同時展出《尋道1號》及《尋道131號》,象徵她橫跨30年的藝術旅程貌。展覽自即日起於北美館地下樓E區展出至11月24日。
October 19, 2013
在藝術的範疇下,所有的工具及材料都可以被再生、重製,組成一件全新富含意象的作品。一場名為「紙膠帶行動考察計畫」-吳芊頤個展,以紙、和紙、塑膠、壓克力板及行為錄像的輸出共同組成,是藝術家以自我的生活體驗的創作。目前正於拉斐爾藝術中心展出,展期至11月10日止。
October 18, 2013
當前數位資訊與圖像大量的流通,除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現實窒礙之外,在繪畫表現上,正快速而大量的累積許多不同面貌的新樣式美感經驗,而單一釋義的角度已逐漸喪失說服力與論述的空間,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樣而分歧的觀點或看法,這正組織著人們對大多數事物的價值觀點,這樣的觀點在陳建榮的創作中扮演著一種核心精神,透過這樣的邏輯與組織,陳建榮或創造,或拾取,或複製著多種繪畫符號元素與形式,並拼湊出一種長時間以來他所熟悉而多層次游變的都會生活記憶。陳建榮2013個展「似是而非」,即日起於土思藝術展出,展期至11月10日止。
October 17, 2013
2013高雄電影節將於明日展開,由導演吳米森睽違7年的最新力作,《很久沒有敬我了妳》揭開序幕。今年電影節主題為「變奏國度」,因應當前台灣整體低迷的氣氛,狂熱的音樂電影深具鼓舞人心的療癒力量,並推出「焦點導演」、「國際視窗」、「瘋狂國度」、「幻想國度:百年印度傳奇」、「孩子幻想國」、「人民力量:邊緣發聲」、「台灣越界」、「高雄映畫誌」、「東京國際短片精選」及「雄影國際短片競賽」等單元,除了國內外優質影片,並特別企畫「默片音樂現場:桃花泣血記」、「台灣電影音樂經典:少年吔、安啦!」等特別活動。閉幕片由李鼎導演的最新作品《到不了的地方》壓軸。
October 16, 2013
黃可維的個展「無理數」,將大自然的環境與鳥類運用厚重且黏膩的筆觸呈現,在畫面中藝術家也加入拼貼影像的方式,透過繪畫媒材追求一種新的影像合成及拼貼感受。畫面中藝術家運用抽象的筆法、顏料團塊在畫面上遊走,顏料流動的色塊層次為畫面帶入奇異和脫離現實的氛圍,紛亂卻又帶著嚴謹的筆觸企圖捨棄精緻的描繪,顯現繪畫過程中留下的途徑。展覽即日起於VT Artslon非常廟藝文空間展出至11月9日止。
October 15, 2013
新竹在地昌益文教基金會,與新竹市政府共同合作的「2013新竹藝動節」,為期3個月的大型城市地景藝術展於雙十節展開。本次城市地景藝術展邀請到8位台灣藝術家,徐永旭、徐揚聰、游文富、黃蘭雅、林建榮、任大賢、吳耿禎、陳怡潔共同參與,在歷史最為悠久、擁有豐富人文地貌的精華區域:新竹火車站、東門圓環、護城河親水公園以及新竹市政府的周遭街區創作戶外藝術作品。藝術家從新竹市的自然環境、社區文化、古蹟建築、歷史脈絡中汲取靈感,透過當代藝術的語彙激撞出不同的火花。
October 14, 2013
從前文人雅集的揮毫,建立在一張張的宣紙上;通過筆墨的倏寫或氤氳,在諾大的宣紙空間裡遊走、布白。雅集,無疑是一種文人畫家們自然流露的藝術對奕:有虛懷若谷的退避合作,更有獨立風格的交鋒對照。將當代的藝廊展覽廳比擬作宣紙的空間,邀集了黃法誠、陳卉穎、黃千倫等三位接受當代藝術教育的青年創作者,透過他們的作品,在展覽現場彼此介入、交互合作,試圖將傳統文人「雅集」的精神,藉由當代藝術的觀念重新予以詮釋。展覽即日起於新思惟人文空間展出,展期至11月17日止。
October 13, 2013
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為推廣海洋工藝之美,與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合辦「陽明海運『千橋百媚』世界經典橋樑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展,展出作品包括台灣橋樑組、世界橋樑組、台灣經典橋樑老照片及陽明海運集團照片徵集入選作品,每一張橋樑的風姿與倩影皆光彩耀人。即日起於中正紀念堂3樓采玉藝廊
展出,展期至10月31日止。
October 12, 2013
I.DIE.WANT-台灣「美景」吳政璋個展,英文標題想表達這社會因為欲望索求、形成人文或環境現狀的破壞,同時也取台語諧音「愛台灣」,透露藝術家的創作動機與生活態度。展出吳政璋33件攝影作品,從第一件以學校為背景拍攝的台灣「美景」作,到2013年赴台東杉原灣、貢寮、墾丁及烏來等地拍攝的新作,同時也將播放錄像版本的台灣「美景」,剪輯18件台灣「美景」攝影作品的拍攝過程,30分鐘的影片將觀眾帶入各個不同的拍攝現場,更深刻營造現實環境與非現實的矛盾情緒。展覽今日起於北美館地下樓F區展出至11月24日。
October 11, 2013
由文化部所屬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即日起至10月27日止,邀請旅法藝術家李惠芳舉辦油畫個展。展出作品追溯了30年創作歲月,皆是李惠芳各時期具代表性畫作,題材除靜物外,更涵括古鎮、動物、人物、禽鳥系列。此次展出為李惠芳近年來的大型個展,數量多達百餘件,搜羅1986年到2013年經典作品,題材種類也是歷年展覽最多的一次,其中五分之三作品更為首次展出,期望完整呈現畫家創作歷程。
October 10, 2013
「再見90」展出的1990年代台灣繪畫,放在當時社會脈絡下來看,可以說包括了各種個人與之關係更深一層探勘的過程。它們可能是歷史大敘述的諧擬戲謔,可能是台灣文化的詮釋重建,也可能是禁錮門戶大開之後的意見噴發,可能是個人生命認同的宣言。「再見90」-台灣當代繪畫典藏展即日起在藝術8展出,展期至11月2日止。
October 09, 2013
賽夏族矮靈祭、東山吉貝耍西拉雅族夜祭、金門迎城隍、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等民俗活動,經文化部指定,已成為國家重要民俗。
October 08, 2013
財團法人奇美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奇美藝術獎,自1989年開辦以來,已經走過25個年頭,四分之一個世紀,培養不少藝壇新秀。而今,許多當年的新秀已成中堅,奇美藝術獎見證了台灣一代又一代的創作者如何超越自我不同階段的創作挑戰,並且以實質的獎助使藝術家們無後顧之憂地行走藝術之路。2013「再啟天真之眼」—奇美藝術獎25周年展,明日將於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瑞元廳展出,展期至10月21日止。
October 07, 2013
雲門2帶著鄭宗龍的「在路上」,二度重返美國,於紐約時間10月2日在喬伊斯劇院首演。三位舞者幽默的肢體語彙、絕佳的默契,贏得紐約觀眾熱情回應。演出結束,觀眾以熱烈的掌聲及歡呼聲,表達對舞者及編舞家的喜愛。美國舞蹈節、林肯中心戶外藝術節、日本協會、亞洲協會、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劇院節目策展人等頂尖藝術專家,都出席首演場的演出,並給予「在路上」的舞者及編舞家極大的肯定與鼓勵。
October 06, 2013
葉東進是一位理性的數學老師,也是一位感性的藝術創作者。一手寫數學,另一手則作畫。數學與繪畫看似分屬不同的層面,因為,數學必須被理解的;然而繪畫卻必須被感覺的。不過,葉東進認為,它們同屬心靈創造。既出同源,放在一塊交互呈現,也是一體和諧的。阿波羅畫廊第一次展出葉東進2004至2013年的作品,總共23件。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27日止。
October 05, 2013
陳建維創作18年的攝影生活紀錄。從山裡出發一直拍到李宗盛、黃大煒、蕭青陽、五月天、陳明章、巴奈、韋禮安與謝金燕等大明星。李宗盛說:「陳建維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攝影師,這就是我喜歡他的原因。」陳建維攝影個展將在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TIVAC)展出,展期自10月19日起,至12月1日止
October 04, 2013
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廣場上出現了一台繽紛奪目的彩繪金龜車,讓路過的民眾皆忍不著駐足欣賞!當代館與福斯汽車(Volkswagen)合作舉辦的「藏金龜.繪當代」彩繪徵件比賽之首獎設計,現已繪製於實體New Beetle金龜車車身,即日起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展出,復古車身與摩登設計的融合,為廣場注入了一股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