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9, 2013
旅英藝術家蔣友梅將於台北耿畫廊舉辦「另一個空間」─蔣友梅個展,展期自明日起至12月29日止。此次展覽推出其自2011年以來的最新油彩與紙上作品等共30餘件;藝術家也將於個展中推出與西安法門寺重建計畫中「法門系列」,同一系列的兩件裝置作品「見地」。
November 28, 2013
經歷一年籌備,由台灣海筆子企劃製作,日本野戰之月海筆子、北京流火帳篷劇社協力製作,櫻井大造擔任編導的帳篷劇《黴菌市場默示錄》,將於12月3日至8日在台北市信義區「微遠虎山」空地的特設帳篷,演出六場。此劇以「黴菌」為出發,探就早已失序的資本主義自身導引至末日。派遣雇用成為常態,飢餓已瀰漫至包含中產階級的階層,如同《約翰啓示錄》所描寫的末日景象,「啟示錄」更演變為「默示錄」。
November 27, 2013
非常廟藝文空間即日起展出林建榮個展「孤島,一種自我摹寫的狀態」。藝術家運用燈光與雕塑體結合,融合新媒體藝術與科技裝置,此次作品有別於之前廣為人知的「燈泡人」系列,展覽作品運用循環明滅的光、重複不斷的動作,投射成自我生活的反影,運用島嶼、岩石與光影及藝術家回顧自我觀照的摹寫與情狀的自身狀態,重新用作品建構出內在狀態雛形,在移動的島嶼與忽明忽滅的光線如同藝術家不斷喃喃與混沌的過程中,尋找一種精神狀態的具體呈現。展覽自即日起展出至12月14日止。
November 26, 2013
舞台上稻浪波濤洶湧,舞者翻飛舞躍。戶外,數萬民眾透過網路、手機與戶外轉播,進入雲門舞者用身體舞出的藝術之田,感受土地的力量與滋養。雲門舞集創團四十年作品「稻禾」,上周五晚間於國家戲劇院首演,寫下八縣市三萬民眾齊聚欣賞同步轉播的紀錄。
November 26, 2013
岩筆模即日起至12月29日止,展出劉凱盈版畫創作個展-「愛X記憶」。對劉凱盈來說,每一天我們所對應的人、事、物,就是人生道路這條短短的線上密佈的小點,藉由與他人互相連結,構成一個完整路徑,而記憶就像是把這些人、事、物分門別類的小抽屜,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都可能深植在記憶的某個角落裡。
November 25, 2013
兩位國內優秀的女性編舞家姚淑芬與何曉玫,將於下月共同推出「1+1雙舞作」,為2013年畫下亮麗的句點,開啟新一年的扉頁。姚淑芬與何曉玫長期在台灣舞蹈圈創作耕耘,累積許多精彩作品,透過兩廳院在企畫概念上的整合,讓兩位女性編舞家同時推出創作。上半場推出姚淑芬《蒼穹下》,下半場推出何曉玫《親愛的》。這是兩廳院首次在一個晚上同時推出兩位編舞家的獨立作品,雙倍感受台灣女性現代編舞家的表現力。
November 24, 2013
享譽歐美的國際藝術家徐瑞憲,即日起至12月14日止,在台南市加力畫廊(In Art)推出裝置藝術個展-「記憶的迴聲」。展場中出現了相當多有點熟悉又不太熟悉的老物件,例如舊衣櫃、唱盤、臘肉、算盤、舊款黑松沙士玻璃瓶、秤砣等等,引起現場一片懷舊聲。這些物件有點熟悉又不太熟悉,是因為它們多少伴隨著你我長大,但是在現代化過程中常被無感摧毀。徐瑞憲則細微讀出物件背後豐富的故事,再度提煉出複雜的「味道」。
November 23, 2013
台北當代藝術館自今日起至明年1月12日展出「後人類慾望」。此次展覽邀請來自英、澳、德、日、韓、芬蘭、冰島、挪威、台灣等地共25組極具國際知名度的藝術家,探討當代數位時代裡,性別二元化被重新詮釋的現象。展出的作品多以數位科技的手法,如數位輸出、多媒體互動、影像裝置,重新解讀女性身體,並探討變性變裝與複製人等議題。
November 22, 2013
孟焦畫坊下月將展出蔡勝全油畫展「新航記」。展出蔡勝全十多年來對漁船的觀察與感知,以擬人化的手法詮釋漁船與生命的油畫創作。蔡勝全認為藝術的首要價值是表現創作者之情思,並對當代社會有所批判,藉此展覽呈現生命中的抉擇與使命,以及創作生命中最實在情操。展覽自12月1日起,於孟焦畫坊展出,展期至12月15日止。
November 21, 2013
「無由花,無名雲,沒有夢的夢」—蔡元勝2013個展,即日起至11月28日,於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逸仙書坊展出。近幾年,蔡元勝隱居山林,內心渴望原始,土地、大自然、陽光,遠離人群的生活讓他擁有精神的自由與獨立空間創作。游移於山野和城市之間,在生活的轉換和迴旋裡,體悟到修行與藝術的本質是相通的,憑著生命原始的本能,以最接近的方式形之於畫,在呼與吸之間,使其自然的死去與重生,回歸到創造的源頭,自身即是完美,已在他的創作生涯與生命經驗中生根而成為無可取代的藝術語言。
November 20, 2013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今年共同攜手合作,精選臺博館典藏之16件、臺大8件排灣族古文物,併同獅子鄉當地徵集之28件原鄉文物,策畫展出「VuVu的衣飾情」特展,即日起至103年4月26日止,於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陳列館展出。
November 19, 2013
赤粒藝術即日起至12月22日止,展出陶文岳個展,此次展覽題為「靈光.視域」,意指創作對陶文岳而言,以「回憶」 的狀態和架構生發,它體現了對人生過程的領會,就像日記般的紀錄,當然裡面包含了個人內心世界的反省觀照、情感沉澱、時代環境的依戀關懷和對未來世界的臆想憧憬。
November 18, 2013
自2002年起,由格蘭菲迪(Glenfiddich)第五代總裁彼得.高登(Peter Gordon)親手推動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Artists in Residence),為藝術界眾所注目的年度盛事,被視為「世界上待遇最好的駐村計畫之一」。今年由藝術新生代陳怡潔獲選為台灣駐村藝術家代表,在今年夏季於格蘭菲迪酒廠(Glenfiddich Distillery)駐村進行創作三個月,在蘇格蘭的緩慢步調和格蘭菲迪酒廠對於製酒的信念堅持中,陳怡潔感受到速度感的極大差異,帶回駐村期間的藝術結晶「懸置在速度的表面」系列創作,透過快速旋轉的運動狀態,逼現色彩在歷史遞延中所傳達出的訊息。展覽即日起於台北IT Park 伊通公園展出,展期至12月14日止。
November 17, 2013
台北當代藝術館與瑞士當代藝術學院共同主辦「想像的風景」徵件計畫,以「不朽的追求」為主題,邀請歐洲與亞洲的新一代創作者運用當代新媒體,試圖想像在肉身長存的未來文明中,人類可能創造的新視界。經過長達近五個月的徵件,共計有242件作品參選,作品包含平面、影像、裝置、互動等不同創作形式,最後經國際評審團選出的50件入圍作品,「想像的風景II-不朽的追求」國際學生新媒體藝術徵件展即日起至12月22日在捷運中山地下街的「地下實驗.創意秀場」展出。
November 16, 2013
適逢張義雄百歲誕辰,國立台灣美術館策劃「生命的禮拜天」-張義雄百歲回顧展,由國立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副教授盛鎧策展。以繪畫創作為人生職志的張義雄,窮其一生所創作的花果靜物、人物、街景與異國風景等,不僅是對日常生活風情的記錄描繪,亦是禮讚生命的真實表現,以及表達對物象的形式探索,因此,盛鎧教授特別以「生命的禮拜天」為主題形容張義雄畫作的內涵與風格,以突顯他藝術作品的生命情調。本次展覽以「注目本土」、「小丑大器」、「靜物動情」、「自然萬有」、「漫遊者」、「與現代性對話」六項子題,展現張義雄1954〜2010年間各類型與各種不同風貌的創作約140餘件,展期至明年2月9日止。
November 15, 2013
日升月鴻下月將展出「畫我台南」-珍藏作品展,展出自日據時代起至今,不同藝術家以台南為主題的畫作,呈現不同時代的府城美景,也藉由不同藝術家的視野與風格,發掘台南的多樣面貌。此展覽邀請台北市台南市同鄉會共同舉辦,藉此介紹與分享關於台南的人文、景觀風貌。展期自12月13日起至12月20日止。
November 14, 2013
築空間明日即將舉辦「快樂精靈.舞顏色」張雅蘭Monica Chang個展。普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說:「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築空間B展廳秉持著此宗旨,希望以提供新銳,或首次發表創作的藝術家一個專業的舞台,也讓大眾有機會認識各式各樣的藝術創作者。張雅蘭個展自11月15起展出,展期至12月15日止。
November 13, 2013
台北市立美術館首次推出實驗性的典藏展計畫,以北美館典藏品為基底,具有培育台灣策展人之長遠深意。以本館館長為總策展人,邀請三位外部策展人,王咏琳、秦雅君以及蔡明君,分別就個人關注的重點,提出對典藏作品的重新詮釋,從北美館逾4,500件種類多元、橫跨年代的藝術精品中選件,分別策畫三個既相關又獨立的微型展覽單元。藉由不同的策展觀點與作品的選件編排、展場設計等,希望帶給觀眾不同以往對藝術品的觀賞方式與詮釋的角度,以及對固有的展覽空間的奇趣體驗。展覽自即日起展出至2014年2月16日止。
November 12, 2013
由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指導,水彩畫家孫少英「日月潭水彩畫展」第一場巡迴展,將於11月17日至12月16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渭水樓舉行,展出孫少英近年水彩和素描畫作80餘幅。孫少英的水彩畫簡潔、明快,構圖簡約,用色明亮,將水彩的水潤暈染表現自如。
November 11, 2013
陳志駒本人從文學奬的詩人角色,透過文字視覺的想像語法,把攝影當作畫筆,不斷試圖勾勒出人類賴以想像的視角與畫面。去年他以兩件影像作品,奪下美國紐約IIAF競賽攝影類首獎,並在新澤西州 MoRA舉辦海外個展,成果非凡。這次以「蓮荷國」為主題,即日起於台北恆昶藝廊,舉辦個人第五次的攝影創作個展。「這些逐一展覽,彷彿銜接了我內心起伏而來的時間與距離,既是自己置身其中的私密情緒,也是充滿自覺性的創作載體。」展期至11月14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