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2013畫廊週主題特展-「日常壞軌」當代藝術家聯展,尊彩藝術中心今天起展出
June 08, 2013

周代焌,《全球寂靜029企圖扭轉的未來》部分截圖,壓克力、畫布,140x280cm,2012


同步迎接本周末的藝術大事-2013畫廊週,於台北的尊彩藝術中心舉行的「日常壞軌」當代藝術家聯展,今日正式起跑。策展人羅禾淋以觀眾與藝術品接觸的瞬間為發想點,呼應今年畫廊週年度主題「魔幻時刻」(Magic Hour),集結了共八位藝術家,包括周代焌、孫懿柔、張雅萍、陳依純、曾鈺涓、曾偉豪、蔡士弘與戴翰泓等人的精選佳作,共同於此次展覽中展出。

後現代哲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在其著作《明室》(La Chambre Claire)中,把影像的吸引力分為「知面」(Studium)與「刺點」(Punctum),「知面」即為日常中我們所熟悉的物件、符號、習慣,而這些日常物件若受到斷裂、重組,即會帶給人矛盾、衝擊的知覺,成為「刺點」。此次「日常壞軌」集結不同媒材的創作者,以「壞軌」作為一種形式、手段,將觀者帶離日常生活所熟悉的軌道,觸發其想像力,體驗魔幻時刻。

周代焌一系列的繪畫作品,運用點描與平塗的技法,將電腦「像素」用繪畫的方式詮釋。孫懿柔帶來的錄像作品《卍眼睛》,則使用兩台監視攝影機模擬人眼的對焦,記錄著城市的一角,讓日常的街景產生不尋常的顫動、景深。張雅萍則以生活中的物件;如曬衣夾、洗衣粉、洗碗鋼刷等,創作出大型雕塑與裝置,帶給觀賞者強烈的視覺感受。陳依純的錄像作品《水泥廠》、《曲水流豬》,利用手繪、攝影、錄像的方式,把社會事件的片段捕捉下來,試圖揭露隱藏於暗處的真實。

曾鈺涓的作品多以數位互動做為創作媒介,利用程式編碼衍生出影像,讓觀賞者遊走於其建構的虛擬空間。曾偉豪的聲音裝置作品《語林》,由身體作為介質,透過指尖與油墨的接觸,聯結人們的對話成為一座森林,帶來視覺、觸覺與聽覺的想像。蔡士弘嘗試把畫布看成一個數位螢幕,把虛擬人物利用手繪複製、貼在畫面上,建構一個「數偽神話故事」。戴翰泓的雕塑裝置作品,以「木工」手法取代「木雕」,讓平凡的家具、建築轉化其原有的功能,呈現出一種新的創作思維與型態。「日常壞軌」匯集八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勾勒出台灣當代藝術的多重面貌。

「日常壞軌」
展期:2013-06-08~2013-07-14
地點:尊彩藝術中心
資料提供:尊彩藝術中心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