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期盼今年候鳥季節順利開園
June 04, 2012

農委會日前在行政院院會報告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之規劃與推動,說明鰲鼓濕地由海埔新生地轉變為候鳥天堂的變遷發展,並報告3年來農委會在園區的建設情形。行政院長陳冲在聴完簡報後,指示農委會積極推動園區建設,希望能在101年候鳥季節時順利開園,提供民眾一個親近濕地與觀賞候鳥的好去處。

鰲鼓濕地位於嘉義縣東石 鄉,在荷蘭及西班牙時期原為水域,清治時期泥沙淤積,漸成潟湖與沙洲,日據時期開始築堤防洪。政府遷臺後,於53年起,台糖公司築堤圍成千餘公頃海埔新生地,經10年洗鹽,進行甘蔗生產。72年期間臺灣西南沿海養殖業鼎盛,造成地層下陷與濕地化,卻也意外吸引候鳥棲息,這個美麗的意外,讓鰲鼓成為亞太候鳥 遷移路線重要中繼點。

農委會指出,該會在98年完成「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的規劃, 園區面積1,470公頃,其中665公頃經農委會於98年4月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8條公告為沼澤、森林與農田等複合型生態系之「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 要棲息環境」。園區在地理上,包含海岸、濕地、草澤、漁塭、農田、森林等複合型態景觀,生態上調查記錄到52科243種鳥類,占臺灣43%,包含黑翅鳶、 小燕鷗及黑面琵鷺等珍貴稀有或保育類物種,為西南沿海重要賞鳥勝地,且其鄰近港口宮、東石漁港等景點,深具文化觀光價值。

鰲鼓濕地經過農委會近3年循序推動建設,園區各項公共建設逐步到位,已經在重要節點以魚鷹展翅的創作藝術,呈現園區主題形象;利用已廢棄的國小校舍,活化再利用,整建為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營造5公頃人工濕地,具有防洪蓄水、增加淡水、提供水鳥多樣棲地等功能,其木棧道0.9公里及平台8處,讓民眾更能親近 濕地與觀賞候鳥;園區內也規劃了自行車道21.5公里、休憩步道1公里,推動低碳旅遊。此外,還有6座迷彩賞鳥涵管與5座懸臂式賞鳥牆等賞鳥設施,讓遊客 在不干擾鳥群活動下,進行賞鳥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由農委會委託中山大學執行的園區整體規劃,因擬定優秀的水資源策略,引導過去開墾的海埔地逐步回歸自然,尊重環境最基本及值得關注的價值,更考慮到全球性候鳥遷徙路線 等議題,因而獲得「美國景觀建築協會(ASLA)」評審團之共鳴,勇奪該協會 2011年分析規劃領域案件之首獎,這是臺灣第一次獲得此國際大賽肯定,該獎項素來有景觀界的奧斯卡之稱,為園區增添了世界級的榮耀。

資料來源:農委會林務局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