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後座大道」—饒加恩個展,至6月25日於TKG+展出
June 14, 2017

饒加恩,《台灣護國神社社馬頭部、不祥嬰兒頭骨、1906年被英國鳥類採集家Walter-Goodfellow發現的帝雉、台灣神宮銅牛頭部、被切斷的蔣介石頭像、熟番獵生番的頭顱》,水彩紙本,56.5x76cm,2017


「你看得到方向, 也知道會前往哪裡,但其實你是無法控制怎麼前往的。」饒加恩以「後座大道」之名,緩緩道出自己坐在計程車上時的狀態,這不單是一種搭乘狀態,也是一種面對當今歷史的感受。從史料書寫轉為歷史的過程中,書寫者難以避開其對史料的篩選與個人意識,使得歷史的書寫牽涉主觀意識及相對權力的關係,同時在經由「歷史化」而成為的歷史本身更是一種意識型態,也是政治權力的彰顯。

本次個展「後座大道」延續饒加恩所關注的歷史遺留物及其在當代社會中的再生產,在處理這些問題意識的過程中,延伸對歷史不同的詮釋,同時對國家及媒體所建立的脈絡提出疑問。本次展覽涵蓋了三組作品, 2016年底於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發表的《計程車》,混合電影與紀錄片語彙,拍攝藝術家乘坐計程車時與司機們的對話,透過前往幾個歷史事件交錯的地點時的對話,交織出台北城市地圖下地理、歷史、意識形態的隱藏樣貌。第二組作品為一系列水彩紙本構成,畫作中的元素探討看待與交易歷史的方式、及其美學和道德平衡的問題。第三件作品以錄像裝置的形式呈現,拍攝了一座在2015年正式從日本分靈、於台灣重建的神社,處理象徵物和符號變異的狀態。

饒加恩的創作形式多元,包括繪畫、表演、限地製作及錄像等。其創作圍繞著身份認同、邊緣性、美學與政治體制等問題。因此在他的作品裡,經常放入異質性的元素或者採取一種脈絡式的斷絕,並回應與批判僵化體制或是社會符號在歷史、社會、大眾與個人間所形構的價值與認知。


「後座大道」—饒加恩個展
時間:2017-05-06(六)~2017-06-25(日)
地點:TKG+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B1
資料提供:TKG Plus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