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仁,《幻象中的歷史現場 (2)》局部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於即日起推出2016數位藝術策展案「彼處/此地」,今(26日)舉辦開幕式,由國美館蕭宗煌館長主持,協辦單位台北歌德學院羅岩院長(Jens Roesler)、策展人傅雅雯及斯文•伯爾邱特(Sven BERGELT)、參展藝術家尼古拉斯•洛普夏克(Nicolás RUPCICH)、克里斯蒂娜•維爾納(Christina WERNER)崔廣宇及王新仁,藝術家蕭筑方等均出席。開幕式上傅雅雯並帶來現場表演,運用移動感應器和接觸式麥克風創造出身體移動及空間裝置的對話聲響,頗獲好評。
國美館自2004重新開館以來,積極關注當代藝術及數位藝術的發展,2007創辦「數位藝術方舟」(Digiark),專門提供數位科技藝術創作展演空間。「彼處/此地」結合當代議題探討「逃離」,期待透過藝術家的想像,與數位科技的力量激撞出更多藝術創意,並帶領臺灣數位藝術持續進化。蕭館長也特別感謝台北歌德學院長期耕耘臺德間的藝術交流,羅岩院長表示數位藝術是台北歌格學院的重要推廣領域,很開心國美館展出「彼處/此地」,藉由數位藝術探討「逃離」這個在當今社會中重要的議題,也展望未來能有更進一步的合作。
「此處/彼處」由臺灣策展人傅雅雯及德籍策展人斯文•伯爾邱特策畫,嘗試以現存於歐、非、亞三洲的人道價值觀念與其所處之國際社會局勢對主題「逃離」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本展展出來自不同國家的8位藝術家:尼古拉斯•洛普夏克、塞巴斯蒂安•斯通普夫(Sebastian STUMPF)、斯文•伯爾邱特、克里斯蒂娜•維爾納、崔廣宇、王新仁、張碩尹、傅雅雯,共 11件新媒體作品,媒材涵蓋錄像、裝置、表演。展出作品著重於「逃離」的跨文化性,與其衍伸的「自由」與「限制」等概念,從中建立多面向的視角與相關議題的探討,並產生跨文化/國界的對話。本展的核心問題為:「逃離」是否為一種可以獨立於起因而有固有性的概念?同時,藉由這個核心提問,嘗試破除既有的模式樣板,透過反思、多面思考等不同層級的視點破除普遍認知下「逃離」舊有且固存的刻板印象,進而拓展並呈現它所隱含的內涵。
在經歷後阿拉伯之春、新恐怖主義、氣溫突變與生態浩劫的二十一世紀之初,難民儼然成為全球化世界中的新主人翁:不論是逃離戰亂的政治難民、原居地環境巨變的生態難民,或遠離無工作家鄉的經濟難民,游離於國家邊界之間的「逃離狀態」不僅已成為當代生活的一環,更是使逃難這件事成為全球化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藝術家們以各自的切入點嘗試從個體慾望、想像與集體、歷史與全球經濟結構等之間尋找其關聯性,並試圖以此形塑一個「當下世界」的思考平台, 將最接近我們所處「當下」的各式問題與議題展現眼前。本次展出的作品將圍繞在恐懼、暴力、庇護、不確定性、限制、自由、希望、樂園和家庭等名詞與概念間,與觀者進行對話。
「彼處/此地」—探討「逃離」概念
時間:2016-11-26(六)~2017-02-19(日)
地點:國美館數位藝術方舟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資料提供:
國美館數位藝術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