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新聞】「流變的身體感知」—詹志評個展,台灣文化的多元面相,台南索卡藝術中心展出
December 16, 2014

詹志評,《黃金戰馬》部份截圖,牛樟、金箔,13.5x9.5x29.5cm,2014


誠如德國文學家叔本華所言:「藝術是使我們忘卻現實苦惱的一時的解脫劑。」藝術家詹志評將其童年時期孤寂不安的成長歷程,藉由創作得以回憶、舒發。身體的感知與記憶,可以是描述人所失落的部分,同時亦是一種尋回的狀態,當某種認知被動搖了,也產生了一種新的認知,在不斷的失落與找尋的過程中,藉由「流變的身體感知」找到了生命中的最舒適狀態。

詹志評的創作階段,可分為三個時期:「具象寫實」、「溶解系列」、「微扮演—卡漫」,從傳統具象寫實的創作方式,逐漸轉變為欲捉取不具外在型態之感受與感知,建立出個人獨特的創作模式。「溶解系列之微扮演」系列作品,所探討的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拉鋸與融合,面對全球化的思潮崛起,文化尋根與本土認知成了重要的課題,那些來自於美國與日本的卡漫商品,主導了整體消費市場,使我們成為不斷吸收與接納的受體,東、西方卡漫形式的消費性商品與文化,也逐漸成為了我們的共同記憶,這些強烈的文化意識,逐漸消弭了我們對於自身文化的重視與提昇。在他的作品中,所有站立著的無知覺身體狀態,就像是一個被動的受體,接收著任何來自於外來文化的洗禮與植入,不斷的融合與重新建構,在形塑的過程中,不經意的融合成了中外並置文化上的雜交,如同於台、美、日等文化的混血產物,以一種類鏡像式的方式,反映出「我文化」的主體關照、創造出省思,定義自身與觀看「他文化」的立場與視角,映照出自身文化的主體情感。

藝術家的思緒是不停的在衝撞與質疑,「流變的身體」就像是在演繹著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孤單的歲月、對於生命的疑惑、價值觀的打破與建立、種種的人生際遇與所身處的文化社會型態,身為一位藝術創作者的視角與方式,傳遞出對於社會的關注與內心描繪,隱含了我們心中所渴望的或是因遺忘而形成的缺憾。流變的溶解狀態不一定就是失去,當意識到了有所失落,也就是展開一段尋回的開始了,在這些多元的思潮撞擊之下,身為一位台灣藝術家,在自身處境與身分的認同感上所產生的動搖與疑惑,就在不斷尋找的過程中,透過作品來陳述出屬於台灣文化的多元面相。


「流變的身體感知」—詹志評個展
日期:即日起~2015-01-11
開幕茶會:2014-12-21 15:00
地點:台南索卡藝術中心
資料提供:台南索卡藝術中心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