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說明
馬白水 碧潭 
高雄市立美術館 / 藝術作品 Artwork / 風景氣象 Natural Scenery / 水彩類 Water Color

水彩、紙 46 × 61 cm

馬白水

1908年出生於遼寧本溪,2003年卒於美國紐約。遼寧省立師專畢業。入塾後,塾師為之取號「德馨」。師專畢業後,深覺「士香」太女性化,乃以號為名,故1948年以前作品,署名「德馨」。後又覺「德馨」筆劃繁複,意思亦俗,且他命中屬土,故改名「馬泉」,但又不習慣稱呼單名,乃拆「泉」為「白水」。23歲起馬白水即離鄉,過著遷徙的生活,先後落腳於北平、西安,1949年定居台灣,任教台灣師範學院(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大學,國立藝專。其曾任全國美展,中山文藝獎評審,1974年退休後定居紐約專事創作,曾受其教導之學生遍及台灣各地,對台灣水彩畫壇之影響極為深遠。馬白水早年的藝術生涯,由於戰亂的影響,生活顛沛流離,不僅在接受美術教師養成教育階段師資和設備貧乏,且靠其一面教書一面自我充實,而步向藝術家之途,此時期,其可謂處於極端艱困中自我探索階段。來台後,馬白水一面續任教職,一面從事創作生活。到了知命之年,其寫實風格發展到了顛峰階段,而更進一步推陳出新,發展成形象簡潔,色彩清新。亦即寫意畫風。並逐漸將其寫生和展覽足跡伸向海外,獲得國外藝術界的認識和肯定。在他從教職退休前後,其藝術創作上不但有了更開闊的視野,更立意要融合中外古今畫風於一爐,開始中國的棉紙、宣紙、筆墨與水彩並用的「彩墨畫」創作構圖和造形也兼採國畫和西洋近代畫的韻味,並嘗試突破限制的「多合一」畫作。簡單而言,馬白水繪畫風格的演變,可分為(一)描寫自然時期:四十歲於上海大新公司個展以前。(二)表現自然時期:來台至師大退休的二十七年間。(三)創造自然時期;定居紐約以後。綜觀作者早期作品,水份充足,用筆精確明快,色彩層次細膩,具英國水彩畫風。來台後,漸融合水彩和水墨而發展出彩墨畫,畫面出現較大色面及水墨浸染趣味,色彩強而不烈。

資料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色群
76B8B4 118/184/180 70/-23/-5 57/14/33/0
7A9CBF 122/156/191 63/-6/-23 58/34/17/0
AC6142 172/97/66 50/28/31 40/71/78/2
08533C 8/83/60 31/-27/7 90/57/85/27
0D3C4C 13/60/76 23/-12/-15 94/75/60/29
37A082 55/160/130 59/-37/6 75/20/58/0
CAC9CF 202/201/207 81/1/-3 24/20/15/0
CFBF9B 207/191/155 78/1/20 24/25/42/0
59262D 89/38/45 23/24/7 61/88/74/42
97AB48 151/171/72 67/-18/47 49/2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