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臺北市立美術館 / 藝術作品 Artwork / 風景氣象 Natural Scenery / 水彩類 Water Color
水彩、紙 103 × 80 cm
水彩畫家,以洗畫技法獨樹一幟。1921年(大正10年)入臺北師範學校(今臺北教育大學)從石川欽一郎鑽研水彩畫。畢業後返鄉任教,從新竹第一公學校 (今新竹國小)、新竹師範學校(今新竹教育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臺灣藝術大學)到中國文化大學,任職長達40多年,常自稱美術教育家,而不以畫家自居。
早年向石川欽一郎學習透明水彩技法,其後發展個人獨特的不透明水彩畫法,以「洗畫技法」用水將畫紙上多餘的顏色拭去,使畫面呈現和諧統一的色調,畫風寫實,構圖穩定,別具風味。
筆下的北臺灣鄉情之美時而靈秀清雅,時而古樸厚重,日治時期作品如<新竹城隍廟>、<潛園後樓>、<郭園小亭>、<新竹火車站貨場>等,偏重近景的鋪排,仔細描繪古蹟舊樓一隅之景,以厚重重疊的色彩,表現斑駁的歲月滄桑。1950年代的風景寫生畫面較為開闊,<青草湖暮色>運用大筆多次刷洗畫面、層層暈染,營造出肌理豐富的微妙色彩變化。晚年的風景畫擴大了遠、中、近景的綿延伸展空間,線條與色彩的搭配也相當純熟協調,畫面氣勢愈見壯闊。
畫作常以風土人情為題,尤常見風景寫生,以敏銳的觀察力搭配建築物、自然景觀與人物活動,如實紀錄了新竹、苗栗一帶的自然景緻與人文風光。
其子李遠哲為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色群
D48675
212/134/117
64/29/23
17/56/48/0
865059
134/80/89
41/24/5
54/76/57/7
0C5F84
12/95/132
37/-13/-28
90/61/36/0
E1966F
225/150/111
69/26/33
15/51/55/0
3F3E50
63/62/80
27/4/-11
80/77/57/24
BCA39F
188/163/159
69/9/6
31/38/33/0
9E5E52
158/94/82
47/26/19
46/71/66/4
C33948
195/57/72
46/56/25
30/90/67/0
63738C
99/115/140
48/-2/-16
69/54/36/0
E7C3B2
231/195/178
82/11/14
10/28/27/0
色群
色票圖檔
色票電子檔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