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說明
張金發 春秋閣 
高雄市立美術館 / 藝術作品 Artwork / 建築裝潢 Architecture / 油畫類 Oil Painting

油彩、畫布 53 × 45.5 cm

此件作品《春秋閣》為張金發近40歲時創作,藉由空間佈局以大、小造型的塔營造出當時台灣知名景點春秋閣的空間感,並增添了趣味性。春秋閣於民國42年興建於高雄左營蓮池潭,當年並沒有今日所見的龍和觀音像,僅有純粹的塔影倒映於水面上,相映成趣。然而張金發的創作中不見清澈的水面與倒映的塔影和雲彩,而是以厚重的藍色天空與綠色湖水凸顯出春秋閣的造型特色與量感。

張金發1934年出生於高雄市,2012年辭世。幼年即對繪畫懷有濃厚興趣,常步行至離家頗遠的畫室觀察別人做畫,並立志將來要做畫家。最早拜在張啟華門下學習,後因進入「啟祥美術研究所」學習素描,而成為劉啟祥的入室弟子,親炙了西洋畫風的精華。並且因為協助老師推動「南部展」,而對美術之推廣有極大貢獻。喜歡蒔花種草、養台灣土狗與養鳥的張金發,平日喜唱童謠與民歌,生活上對他最重要的是「陽光」,作畫之外,最愛的工作是「速拍攝影」。謙稱自己是「下港畫家」的他,創作力驚人,曾參加過國內外聯展與個展達兩百次之多,並蒙獲「高雄王家美術館」受賞,獲「南部展」之高美會獎、議長獎,「高市美展」特選、「台陽美展」台陽賞、峰山獎、台陽礦業獎、省教育會獎與佳作等。張金發的作品風格,沒有明顯的區隔時期,有的畫作明顯帶有乃師劉啟祥之風,富有濃厚的象徵意味,如「思想起」、「彈同調」、「好養芾」及「討海人」系列,無論人物的姿態、神情、構圖、色調與肌理,都可看出劉啟祥對他的影響。而他足跡親至的地方︰翡冷翠、威尼斯、印度、尼泊爾與中國大陸,雖在旅行時親炙了歐洲大師的作品,但畫刀的運用與色彩的控制,仍是劉氏作風。唯劉氏人物修長、遺世獨立,張金發的人物且短、溫和可親;劉氏下筆隨興,張金發筆觸粗獷;劉氏著重色彩的質感,張金發表現物象的量感;總的來看,張金發的單純質樸,塑造了下港風味的藝術。同一期,大量與宗教有關的繪畫,如「捉妖」、「無知」及「謳歌」系列,表達了他對生命宇宙的好奇與探索,也說明他對生活多面向的關心。不過當時他已經開始注意到原住民,為了創作出能夠打動人心與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品,張金發找到了原住民的題材,試圖藉此走出屬於自己風格的路。他所描繪的原住民群像,展現了善良質樸的天性,也表達了張金發個人對親情、倫理的重視,在儀式肅穆的氛圍裡,依存於大地亙古而原始的氣息,讓你不得不注意他們的存在,和發現他們的美麗與尊貴。「尋找世界人類的共通點」是張金發近來藝術創作所追求的目標,他除了關心本土外,亦將觸角伸向其他世界,追求人性的真善美,是許多藝術家的共同心願吧!
色群
897028 137/112/40 49/4/42 0/19/70/46
1B2228 27/34/40 13/-2/-5 31/19/0/84
3E5027 62/80/39 32/-13/22 23/0/52/69
A8B464 168/180/100 71/-13/39 7/0/45/29
C0966D 192/150/109 65/12/28 0/21/43/25
4A3416 74/52/22 24/8/23 0/31/69/71
3E5E6C 62/94/108 38/-9/-12 43/12/0/58
6A1417 106/20/23 23/38/23 0/81/79/58
E1D7A3 225/215/163 86/-2/27 0/5/27/12
CDBA4E 205/186/78 76/-2/56 0/9/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