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藝術家自藏 / 藝術作品 Artwork / 其他 Abstract / 壓克力類 Acrylics
壓克力 116.5 × 91 cm
曾長生
為國內知名藝術創作與藝術文化評論家,現為台灣美術院院士,台灣第一位藝術評論博士,曾任教台灣藝術大學及淡江大學,現任教世新大學
冷光系列1999-2001 (台灣)
「冷光系列」在繪畫的形式上,己由過去強調點、線、色的表現,演變為著眼於色面在空間的構成,最近再由色面的構成,轉入立體光影的強調,並添增了一些潛意識與形而上的色彩,這可能與我重探奇里哥(Giorgio de Chirico)與霍帕(Edward Hopper)等人的作品有關。像〈網路牛郎〉所呈現出的虛擬神祕空間及詭異色調,即是結合了物理與心理空間的多元視角,以及整合了自然與虛擬光源的色彩變化而來,而隱約其間的冷光,正暗示著從現代人疏離精神的內涵中,融入了一絲微妙的數位時代生命靈光。
學歷
2005 台師大藝術評論博士
1990 紐約大學藝術博士班
1988 紐約普拉特藝術研究所
1971 西班牙皇家外語學院
1969 政大外交研究所
經歷
1994-1999 自立晚報<藝術。文化。社會>專欄作家
1992 加東世界日報
1975-1986 駐拉丁美洲大使館
1972-1975 外交部禮賓司
1971-1972 駐西班牙大使館
個展
2013 〈數位靈光系列〉,台北首都藝術中心
2005 〈天梯系列〉,天棚藝術村
2005 〈叢林心〉, 京華城
2003 〈叢林心〉,新竹師院藝術空間
2001 〈冷光系列〉,台北飛元藝術中心
1999 〈文化浪子/1960-1999〉,台北國父紀念館
1998 〈童年系列〉,台北國際藝術中心
1996 〈歸巢系列〉,台北國際藝術中心
1996 〈三彩人體速寫〉,巴黎華僑文教中心
1994 〈大蜥蜴、蛻變、狼/1975-1994〉,台灣省立美術館
1993 〈秋狼系列〉,加拿大士嘉堡德旺斯萊夫畫廊
1992 〈風與狼〉,加拿大北約克中央圖書館畫廊
1992 〈蛻變系列〉,台北吸引力畫廊
1990 〈蛻變II〉,紐約蘇荷區456畫廊
1989 〈蛻變I〉,紐約蘇荷區圓頂畫廊
1988 〈叢林與蜥蜴〉,哥國法蘭西文化中心
1988 〈叢林與蜥蜴〉,哥國國家博物館
1987 〈女人與蜥蜴〉,紐約東村希爾克畫廊
1986 〈熱帶雨林/1976-1986〉,哥國玉器博物館
論著
1995 《俄國藝術實驗》
1997 《羅馬式建築藝術》
1997 《拉丁美洲現代藝術》
1999 《李仲生卷》
1999 《致命的美感》
2000 《超現實主義藝術》
2001 《另類現代》
2004 《台灣超現實風繪畫》
2007 《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
2007 《禪與現代美術》
2016 《美感典藏》等專書四十餘種;學術論文發表三十多篇;其他藝術文化論述專文發表四百多篇。
色群
3876C1
56/118/193
48/-1/-46
71/39/0/24
1B161C
27/22/28
8/4/-3
0/18/0/89
626A8F
98/106/143
45/4/-22
32/25/0/44
F1AD6C
241/173/108
76/21/43
0/28/56/5
DB518D
219/81/141
55/59/-3
0/63/36/14
E24445
226/68/69
53/62/37
0/70/70/11
95393A
149/57/58
38/39/21
0/62/60/42
ECDBC1
236/219/193
88/3/15
0/8/18/7
E9C452
233/196/82
81/5/60
0/15/65/9
397D4A
57/125/74
47/-32/21
55/0/41/51
色群
色票圖檔
色票電子檔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