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藝術家自藏 / 藝術作品 Artwork / 風景氣象 Natural Scenery / 膠彩類 Colloid Painting
膠彩 180 × 90 cm
( 1907年6月25日~2011年2月11日 )
陳慧坤,1906 年出生於台中龍井鄉。其父雅好文藝,常臨摹芥子園畫譜自娛,幼年的陳慧坤也在旁跟著塗抹,並且喜歡描摹門神、灶神及捏泥人,自小展現了藝術上的天分與興趣。小學四年級時由於受到陳瑞麟老師的鼓勵,與藝術結下了一生之緣。
許多台灣前輩畫家多多少少都有相似的童年,或許戰亂與貧困是那個時代免不了的命運,陳慧坤前半生的命運尤為坎坷,父母早逝,只能依靠著祖母。中學畢業後,因對藝術的執著赴日本習畫,成績優異。返台後,一直從事創作與教育工作。陳慧坤比別的畫家更悽苦的命運是年輕時短短時間內連遭兩次喪妻之痛,直到娶了第三任妻子莊金枝之後,才否極泰來。
陳慧坤一生勤於繪畫,埋首鑽研色彩,實驗各種新方法,並且融合了膠彩、水墨、油畫三個領域,構築他獨特的繪畫風格。畫家對大自然無比敬重,青年時代嚮往印象派畫法,寫生的足跡遍及台灣及全世界。他於八十自述中表示:「堅持自己的路程,探究美的正確方向,能獻身於美術的教育與創作,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矣!」。
本幅畫作完成於一九六八年,是畫家第一次描繪十分瀑布的作品。十分瀑布是台灣第一大瀑布,又有「小尼加拉瓜瀑布」美稱,屬於簾幕形瀑布,所以當水勢沖激而下時所激盪的水氣與聲勢,常令人震撼。畫家在本作品中,雖然以寫生的手法描繪瀑布附近的景觀,但是以柔性的水對照堅實的岩壁,畫家在畫面處理上其實殊為用心。至於在空間的表現上,畫家雖然以雪白的飛瀑佔據畫面的中央,但是在瀑布的上方卻以咫尺距離的水勢落差與遠方的山巒拉出空間的深度,並使觀者的目光往瀑布更深遠處探索,但畫面前方被瀑布激盪起的水面,卻漸趨平緩的像觀者鋪呈開來。
色群
DEDCC6
222/220/198
87/-2/11
0/1/10/13
645479
100/84/121
38/13/-19
17/30/0/53
9DB4BC
157/180/188
72/-7/-7
16/4/0/26
4A7435
74/116/53
45/-25/30
36/0/53/55
56683E
86/104/62
42/-13/21
17/0/41/59
43362D
67/54/45
24/5/8
0/19/31/74
104E41
16/78/65
29/-23/2
81/0/19/69
7CB777
124/183/119
69/-29/26
32/0/35/28
954E3A
149/78/58
42/29/26
0/47/60/42
7E4B30
126/75/48
38/20/26
0/41/61/51
色群
色票圖檔
色票電子檔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