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October 21, 2019
在臺灣山坡地時常可見的檳榔樹,和椰子樹同為棕櫚科植物,但樹幹較椰子樹細瘦,葉子也較短。檳榔,不僅能作為表達敬意或排解糾紛的媒介,更在廟會、祭祀與巫術活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例如,民間信仰活動中登刀梯的儀式即以檳榔樹幹輔以刀子作刀梯,而在眾多原住民的祭典習俗中也常以檳榔作為祭品。

畫面中,特別選用三角形,呈現檳榔葉細長如針的葉廓。同時,運用不同彩度的綠色形塑葉片錯落生長的樣態。雖然在衛生保健的觀念下檳榔因被視為口腔癌的原因之一而不被鼓勵食用;在文化和祭祀活動中,卻可見檳榔樹的功能與意義扎根於社會中。
October 10, 2019
國慶日,又稱雙十節,是中華民國建國紀念日。2019年雙十國慶主視覺由第一個將「孔版印刷術」引進台灣的O.OO工作室─Pip、小肆操刀設計,以大地綠搭配熱情紫,象徵台灣人的積極、活力與友善、好客。此次色彩磁鐵以今年的主視覺色調為靈感,重新以幾何圖形的色彩磁鐵詮釋,一同慶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September 10, 2019
每年中秋節滿月之際,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若似兔子的蹤影在這又大又圓的月亮上,古代人望景生情為這幻影編織了許多現今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其中玉兔搗藥這個故事,使某些地方的居民相信兔子能為百姓祛病消災,在清朝及早前一些中國地區,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外,也有家家供奉「兔子」的習俗,畫面上我們也把兔子供奉在中央,用又黃又大的月亮包覆住兔子,成為名符其實的月兔,為了讓兔子跳出月亮,在兔子周圍留小小的間隙,加上身旁的紫色雲霧,製造出動感而神祕的月兔。雖然月兔這一傳說的神祕隨科學的進步已逐漸消失,但月兔的故事也早成為中秋時節將家長們與子女連繫在一起的佳節故事。
August 07, 2019
農曆七月七日是天上牽牛星與織女星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俗稱「七夕」又叫做乞巧節,原意為家中姑娘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然愛情的浪漫使七夕傳說逐漸偏離原貌,人們將焦點集中在情人一年一度的遠地重逢,時間與空間的遙遠都是故事使人感傷的重要因素,所以背景也運用了時間與空間的暗示,用時間皆為3的倍數的特性,在主角們後方用三角磁鐵鋪排出象徵時間的六角形銀河,來表示七夕年復一年的特質。
August 05, 2019
台灣的野生貓科動物現僅存石虎一種,分佈於低海拔的山區及丘陵地,是我們親密的鄰居。但石虎卻面臨存活危機,人們為了私己利益不斷破壞山林,不曾停歇的開發深深破壞石虎以及各種動植物們的棲地。我們用色彩磁鐵的三角形垂直或水平緊密鋪排,由深色至淺色疊堆立體感,四肢之間的留白勾勒石虎在山林間優雅的姿態,最後用綠色整齊堆疊於石虎的手邊,象徵這片土地對於石虎的重要。如今珍貴的石虎已少於500隻,若不加以保護,恐將消失在這塊土地上,讓我們一起努力,留給石虎以及我們的後代子孫一個美麗的家園!




June 24, 2019
「一蒂而眾花攢聚,圓白如流蘇,初青後白,儼然一球。」清代園藝學家陳淏子於其著作《花鏡》中形容繡球花的姿態,其型如繡球,故有繡球花之名。於細雨紛紛的初夏盛開,初期花瓣為白色,隨時間、溫度以及土壤性質差異而轉變其花色,常使人有見異思遷之感,又因其花瓣相鄰緊依,宛如家人彼此之間的緊密相依之形象,而得花語「美滿、團聚」。
June 07, 2019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與春節、中秋並列為最重要的三個節慶,為東方流傳甚久的古老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推算至今約有2000多年之久,也因此關於其由來的軼聞傳說也十分雜多,在《白蛇傳》中,端午節時白素貞不慎喝下雄黃酒,現出白蛇原形嚇死許仙的故事,喝雄黃酒避邪的功能也不言而喻,而雄黃酒作為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因此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常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大家別忘了在端午節包肉粽之餘,也喝喝雄黃酒幫自己趨邪解毒一下吧!
May 18, 2019
西元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將5月18日訂定為國際博物館日,從當年起,國際博物館協會每年都會設定不同主題推廣博物館的文化研究與關注議題。在臺灣,每年5月18日各個博物館也會彼此串連合作,舉辦市集、講座、導覽等活動,希望藉由開啟與民眾的對話,縮短博物館與公眾之間的距離。今年的5月18日大家不妨也一起響應國際博物館日,到博物館走走吧!
May 01, 2019
臺東縣政府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共同合作,在臺東美術館舉辦「十二生肖藝術家彩繪助學特展臺東巡迴展」,藝術家的生肖作品從臺北學學一路巡迴到高雄,最終站來到臺東美術館,展覽匯集了歷年藝術家彩繪的160件作品,同時也展出花東地區學生們的「小感動豬」彩繪創作,讓我們能透過孩子的眼光,認識臺灣花東地區的文化色彩,展覽期間從2019.4.12─2019.6.2,歡迎大朋友帶著小朋友一起進入有趣、繽紛的色彩世界。
April 22, 2019
臺灣藍鵲為臺灣特有種鳥類,成鳥的嘴和腳為紅色,眼睛的虹膜則呈現金黃色,頭至胸部是黑色,身體其他部份則為藍色,臺灣藍鵲的中央尾羽修長且末段呈現白色,因此又有「長尾山娘」的俗稱。我們以色彩磁鐵呈現臺灣藍鵲鮮豔且豐富的顏色,並以拱形與長方形的大地色系磁鐵拼貼出鳥巢,令人不禁感嘆大自然奧妙的色彩配色!
April 08, 2019
女王頭是臺灣北海岸著名的蕈狀岩,是天然的風化地形景觀。女王頭的命名可以追溯至1962年,由當時就讀大學、熱愛攝影的吳東興先生(現為新光三越百貨與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所拍攝命名,並於同年舉辦攝影展而讓「女王頭」聲名大噪,也因此讓這塊佇立北海岸4000年的岩石開始有了名字。隨著時間流逝,女王頭風化的情形也逐漸加劇,如何保存女王頭的樣貌並延緩風化是臺灣學術界致力研究的課題,希望能以科學的力量,將大自然的藝術創作修復進而保存下來。
March 16, 2019
布農族的活動區域分佈於臺灣的高山闊水間,善射彷彿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打耳祭是布農族一年中最盛大隆重的祭典,各部落舉行的時間略有不同,但都會在小米播種除草後的農閒之時舉行。打耳祭除了有祈求獵物豐收的含意,也是布農族青年的成年式,在布農族文化中,若於打獵時能獵到山鹿者可被稱為英雄,因此於打耳祭中射鹿耳就成了重要的象徵。
March 09, 2019
紅毛城,是座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的古蹟,以亮眼的朱紅色外牆為特色,建築的前身是17世紀由西班牙人建設的「聖多明哥城」,後雖遭摧毀,但荷蘭人於原址附近重建,命名為「安東尼堡」,是個攻守得宜的古堡洋樓,而「紅毛」這個名稱來自閩南語,為當時漢人對西洋人髮色偏淡的直觀稱呼,爾後也曾作為領事館一用,今則被視為臺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February 19, 2019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是新的一年第一個圓月之日,臺灣歡慶元宵節的用心程度可比擬農曆春節,各地都會舉辦熱鬧的燈會活動。在傳統習俗中,元宵節這天要吃湯圓,我們運用紅色與橘色的三角形與長方形磁鐵拼貼出充滿喜氣的湯碗與湯匙,並以白色的圓形小磁鐵推疊成湯圓的樣子,藉由這幅作品祝福大家元宵節快樂!
February 04, 2019
2019 年是己亥年,輪到十二生肖中的「豬」成為今年的主角,豬仔圓潤福氣的形象深植人心,因此我們以富貴喜氣的金黃色作為代表色拼貼出一隻俏皮的金豬,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諸事如意!
January 15, 2019
酸酸甜甜的草莓是許多大人、小孩都喜愛的人氣水果,大部分的水果是從子房發育而成,草莓與眾多水果不同,它是花朵傳遞花粉後脹大的花托部分,一粒一粒佈滿草莓表面的小點才是真正的草莓果實呢!草莓的盛產季是每年12月中至隔年的3月,這時期的草莓也最為鮮甜、好吃唷~
January 01, 2019
臺北101(TAIPEI101)是座位於臺北市信義區,全臺灣第一高的摩天大樓。「101」除了代表實際的樓層數外,亦有超越頂尖的涵義,大樓外觀設計仿「鼎」字,喻為寶器聚寶,而建築下方的中國古錢幣圖案,以及如竹子般向上節升的外型,也緊扣呼應。自2004年末,每年的12月31日至次年1月1日間,臺北101會跨界邀請各界專業人士合作,於建築外牆上設計展現數分鐘中以煙火及燈光秀作為主題的表演,凝聚民眾的心,一同慶賀新年的到來。
December 24, 2018
民間相傳土魠魚羹起源自清康熙年間,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由台南府城進軍台灣,此時中秋,肥美的鰆魚正源源不絕的迴游至臺灣海域,受到提督施琅所喜愛,故當時百姓把它稱作為「提督魚」,爾後世人發音演變為「土魠魚」。我們以暖色調磁鐵拼貼竹盤作為基底,襯托冷色調的魚身,魚的尾巴使用長條狀磁鐵勾勒,而魚鰓的界線上則是用了圓形磁鐵打造出腮幫子的圓潤感,腹部特別用了米白色系,進而凸顯出土魠魚的扎實飽滿,土魠魚不僅僅代表著台南府城的歷史,也為台南在地美食增添了一筆記憶中的美好。
December 10, 2018
黑、綠色交錯的身影,發出「嘖吱–嘖吱–」的叫聲,時常成群出現在中高海拔山區枝頭,圓滾滾的身軀與頭部搭配細小的喙,模樣十分討人喜愛。我們主要運用冷色調長形與拱形磁鐵,逐片勾勒出青背山雀渾圓的外型,以深紫藍色表現身軀暗處,並用交疊的方式帶出翅膀立體層次,呈現出羽毛疏密交錯的樣貌。
November 26, 2018
日治時期1908年建造完工,為臺灣第一座官方市場,落成後即為移民日人重要的消費市場,建築外觀呈現八角形,當時亦名「八角堂」,現今則成為臺北重要文創藝文場所與展演空間。我們使用冷暖色系交錯的長條狀磁鐵,分為中間區段建築本身的磚紅褐色系;左側面陽處使用暖調的黃橘色系;右側陰影則用以冷調的藍紫色系,將水彩繪畫經常使用的色調運用至本件磁鐵創作中,為具有歷史感的西門紅樓增添活潑色彩。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