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February 01, 2020
精選高美館館藏1930年代至1960年代(含)前之作品,以及文獻、檔案,討論南方概念的形塑和可能性。展覽將特別以50年代以來南部流行的畫會交陪情境,透過時間軸的觀念、劇場性的沙龍氛圍,牽起張啟華、劉啟祥、莊世和等南部知名藝術家與寫生有關的典藏作品,以此探討現代藝術在南方發展的歷史脈絡。
January 28, 2020
藝術家董陽孜的首次回顧展,重新梳理與展出她橫跨50年來以筆墨作為媒介所進行的創作實踐之旅。董陽孜積極將書法美學融入現當代生活與視覺藝術,幾十年來在台灣各地經常可看到她的題字,如「臺北車站」、「雲門舞集」與「金石堂書店」等,她近年亦積極參與跨界合作,以突破傳統書法的多元實踐呈現於現當代社會。
January 23, 2020
作為台灣年度藝文盛事之一的「高雄獎」,自1997年舉辦至今已歷24屆,以實質獎金鼓勵與完整空間呈現的設計,讓視覺藝術創作者的精采創意得以展現。本屆得獎藝術家的作品多元綻放,複音齊鳴,看到新世代藝術家豐富的創意和全新的藝術語言。
January 17, 2020
面對著民間的倡議、催生臺灣建築博物館,臺灣歷史博物館於文化部委託下,策劃執行第 1檔臺灣建築展,期望透過展覽邀請與帶動社會對於建築的關心,並建構臺灣建築史,同時思考未來臺灣建築博物館中長期目標。
December 21, 2019
展出現代水墨先鋒畫家劉國松作品64件,展覽依題材區分為狂草抽象、太空、水拓,漬墨與西藏組曲等系列;展品年代自1964年迄今,縱跨半個世紀,不僅是藝術家個人創作歷程之精微再現,亦可視為臺灣美術發展的歷史性回顧事件之一。
January 16, 2020
2020年時序鼠年,為新一輪生肖之始,由藝術家莊普創作的「感動鼠」原型,以抽象幾何的直線、三角形設計造型,傳達理性及果敢,象徵新的一年充滿智慧勇氣,本次展出的一千件彩繪「小感動鼠」作品,為高雄市、屏東縣、台南市共43校藝術領域教師帶領位一千國中小學生,透過文化體驗踏查與色彩採集,將代表家鄉的文化特色與色彩作為靈感所完成的創作。
January 12, 2020
版印年畫吉祥圖案,反映一般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年畫成了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囍鼠迎春─鼠年年畫特展」,展出委託創作、徵件得獎及入選作品共計87件,同時規劃「感動鼠 兒童暨青少年彩繪 國美特展」展出以為對應,期喚起社會大眾對民俗藝術的重視。
January 04, 2020
于彭為台灣當代水墨史上代表藝術家,擅長以白描線條勾勒出情境式山水畫,既古典又現代,被稱為「今之古人」,其畫風展現中國水墨畫的壯闊與氣韻,又兼具西方藝術的透視與精準,行筆墨韻細緻,饒富寫意趣味。
November 16, 2019
地方環境中的色彩往往深刻影響人的心理感受,並賦予環境的獨特風貌。本展計畫發想自北美館典藏之鄉原古統作品《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以此為靈感邀請文史工作者及社區居民,帶領三所有地理淵源的國小師生,對百年前鄉原古統的創作場景進行「考『現』學」,將社區轉化為藝術學習基地;學生藉由實地踏查、逐次討論、挑選具地域特色的人文地景,並以篩選出的代表色彩進行藝術創作,藉此重新認識當下的臺北。
October 06, 2019
藝術家徐永旭以拉大作品量體與張力的創作方式,發展為深具個人特色的當代藝術,以生命打造出作品質量的無限之「重」對比觀者眼見的無限之「輕」與「透」,展開作品、空間與觀眾之間劇場式對話的可能性,遠觀與近探都令人們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與震撼。本展展出徐永旭自2011年至今的21組件重量級代表作,並首度發表高近兩層樓的薄層高溫陶巨型作品〈2019-1〉,為觀眾帶來「當代陶」的全新境界。
October 03, 2019
貼金造境的離垢絕景中,滿載諧擬轉譯後的傳統文化符碼——似戲謔,也似反叛地映對著俗塵繚繞的浮世人間;而混雜於極樂仙境中的現世人跡,隱然透出一種舉重若輕的批判力道。這人工造景的離垢仙境,彷彿姚瑞中點滴人生歷練的迴返印證,也是藝術之於人生的繾綣眷戀——離垢,何須絕塵?
September 20, 2019
塵三,創作、生活於台北。長年投入東、西方美學與哲學的探索,其創作融合了自然性與精神性的特質,同時有著內心直覺的強烈抒發。創作類別以抽象山水繪畫為主,並涉及人物、荷花題材及現代書藝,兼擅油畫與水墨。意象的空間、靈動的筆觸、具光感的色彩,使他的作品在強烈的精神性之外仍具有生動質樸的韻味。近年已舉辦近十次重要個展。
September 13, 2019
就在藝術空間於九月份推出謝牧岐全新個展《我欠你的畫》,此展覽以謝牧岐的繪畫隨想出發,多年的繪畫創作經驗累積與疊加,也是藝術家追問自己創作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September 07, 2019
雅逸藝術中心於9月7日至10月27日推出「回看與新篇章─2014~2019寫實新銳獎」歷屆得獎者新作展。雅逸自2014年起連年舉辦「雅逸寫實新銳獎」一共四屆,發掘並培植了近二十位藝術新秀。本展集結了歷屆優秀寫實畫家之新作,呈現出寫實油畫的不同風格與活力,也展現了台灣年輕創作者對生活的多元觀察面向和充沛的想像力,使寫實繪畫有更豐富的表現形式。
August 23, 2019
「散意記」透過平靜生活化的畫語,展現日常之美,連散步所觀都是這般的美好寫意,其主因就在於自我和事物相對應下,藉由淡化視覺觀感的自我設定,跳脫即有的成見,藉由觀念的跳脫,發現未在習慣依附下所呈現最裸真的美。見著林莉酈的畫作常有感應該是熱鬧的場景反倒成了空景,而畫面中的場景不見壯麗場域,只是日常所見的生活空間;這樣的畫面構成反令人發現我們常忽略的美,而且感覺自己將沈浸進入畫中,成為空景內的主角,感受生活簡單中更接近自我的實踐美學。
September 06, 2019
「這只是一個開始—謝貽娟 (Jo Hsieh) 個展」為采泥藝術為台灣旅英知名抽象藝術家謝貽娟舉辦的創作回顧展。謝貽娟,1967年出生於台灣,1991年前往倫敦求學,1998年獲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碩士學位。2002年獲英國「費爾茅斯藝術學院」(Falmouth College of Art)藝術哲學博士學位,後定居英國,2015年回到台灣,直至完成她藝術創作的最後階段,2017年9月逝世於台北。其旅居英國超過20年的歲月中,累積大量的創作手稿與作品進行東西方藝術原理的思辨與探究,並在反覆辯證與實驗的過程中,發展屬於個人的創作體系,最後形成獨樹一格的創作理論—「非空間」。
August 05, 2019
林鉅2018年開始的系列「九節拂風」源自於近年來他練習的九節佛風,為一種佛教調養生息的運氣法。「佛」與「拂」兩字的錯別,顯現了林鉅的創作一直以來與世界各宗教、神話與哲學脈絡看似絲絲扣連,卻又離經叛道地自闢出的一條路。或許正是林鉅曾說的那份對於這個世界的陌生感,推進著他在生命與創作上緊追眼前疑問。
July 30, 2019
心性簡樸,思緒專注,廖修平將平凡樸素的符號轉化為深刻高貴的美感。過去半個世紀,他曾經在許多公立美術館舉辦個展,至於這次尊彩藝術中心「樸素高貴:廖修平的藝術歷程」展覽,則是他首次在民間畫廊舉辦個展,深具歷史意義。此一展覽,精選他從1960年代的早期作品直到2019年的最新作品,清晰呈現一位當代大師的藝術歷程。
July 16, 2019
意識對劉信義而言如同老莊對世界是渾沌的看法一致,混沌是無形的,卻又無所不在。没有對錯之分或二元對立的思維,因此人雖有七情六慾,生命苦短、愛別離等種種苦痛,但若善觀照,亦能是生命的轉機。而陳彥廷則是從夢境中的種種奇思幻象,結合意識、神獸、精靈、植物、動物、昆蟲…等種種自然或非自然的現象與場景,去建構一個現實與夢境交錯或錯置的時空,而這時空或許也是另一個意識世界形成的空間,也說不定呢?就留由觀者去探險、自由想像。
July 12, 2019
王攀元自傳式的藝術語言,呈現出沉默而淒哀的孤寂美學,藉以標題「寂盡之境」道盡王攀元顛沛流離、至晚年豁達而澹泊的心緒。歷史的傷痕烙印在王攀元的身上,讓鄉愁成為他與台灣近代歷史的共同的鏡像。王攀元將自身生命的缺憾寄託於繪畫中,他讓自己投射於畫中孤獨的動物、人影、孤帆,與屋舍,那孤獨而抑鬱的藝術語言,映照著他人生大半輩子的流離失所、回不去的原鄉,在畫中喃喃吟嘆已碎的思鄉夢。獨特的孤寂美學不只反映著王攀元個人的遭遇,更是那個時代洪流下的顯影。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