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July 07, 2017
House Art 當代藝術七月份隆重推出台灣藝術家雙人聯展,由高玉穎以及鄭農軒共同為大家帶來一齣齣、一幕幕,既細微又無可言說的內心劇場,有時狂放、有時細膩、有時緊繃,而這齣戲的主角叫做「焦慮」。
July 01, 2017
「遊走在山林清流間,可澄澈自我的心靈;觀見高聳萬變的山石,能照映自身的處境。」兩位藝術家藉由山石肌理、塑形凹凸、再透過彩墨水流,深鑲於畫面之中,將對生命的一切感知,靜默而堅定地呈現於世人的眼前。
June 30, 2017
申亮2015年於畫廊的首次個展深獲國內外各方藝術機構與市場的肯定,今年更將展出其多面向的四個系列作品:「皮紙系列」、「手絹系列」、「立軸系列」和「畫書計畫」。延續申亮對日常事物探索的脈絡,這四個系列作品更為多元的呈現出藝術家探討「傳統」東方文人繪畫,如何體現於「當代」的生活日常,進而賦予傳統文化當代視野的嶄新詮釋。
June 26, 2017
擅長以精細畫風結合現代元素的游雯迪,跨入藝壇後的表現是一鳴驚人,獲獎以及邀展無數!更將首度在6/24(六)於也趣藝廊舉辦個展─《刷存在感》,展覽以「自畫像-刷存在感」作品來做里程碑,打破以往傳統繪畫表現的自畫像,以當代資訊元素,結合傳統經典手法,自成特色,重新給予傳統水墨作品新的視覺美感。展出作品以繪畫、雕塑、現成物形式展出,從一張出生證明、 一封信、一張名片、一句話等,都在物件的虛實中建立一個我,游雯迪將透過畫作刷出自身的存在感。
June 24, 2017
陳朝寶自述:「言語從來就不是我的強項,但是並不意謂著我的腦袋裡沒有想法,口中吐不出蓮花,但是卻可以用筆迅速勾勒出活靈活現的蓮花池。」當他結結巴巴、詞不達意時,流暢的筆觸線條總能贏得讚美,慢慢地畫筆成了他意念傳導的神經,天馬行空的雜念如電流般穿透他的思緒,而他就像個被謬思附著的乩身,不聽使喚的畫筆在紙上塗鴉成各種符號、圖騰、畫面。三年多來,陳朝寶承受著手痠腳麻,幾乎無法作畫的窘境,身心都陷入人生的谷底。自去年年初開始,忍著痠痛,奇蹟式的竟也完成不少作品。能夠重執畫筆,浴火重生的喜悅,在陳朝寶的作品中表露無遺。名畫家雷諾瓦(Renoir, Pierre Auguste)晚年時期,為風濕性關節炎所苦,無法拿筆,於是,把筆綁在手腕上,坐著輪椅,一筆一彩,創作出耀眼的傳世鉅作,著實令人感動。繪畫之於陳朝寶,也是與生命同等!
June 20, 2017
「可行、可觀、可遊、可居」概念出自宋朝畫家郭熙畫論,闡述了傳統山水的造境觀。水墨具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是表達東方文化與神秘主義最好的語言。千年來都是二維、平面的,而始終存在於真實世界以外的虛幻中。本作挑戰東方平面水墨之幽深意境,以表現形式的轉換作為切入點,試圖在虛擬的三度空間植入平面化的傳統水墨,將水墨風韻帶入虛擬實境,再將虛擬實境帶入環迴投影,接近真實卻也終究歸於虛幻。
June 19, 2017
【時空行者—劉信義│涂聖群聯展】為年輕藝術家劉信義與涂聖群以漂移與漂流的共同意象作為創作的展覽主題,劉信義專注於創作個人內心世界與人性本質的探索,涂聖群則以漂流木為主要的造形元素,透過飄流意象去抒發自我本身情感。
June 17, 2017
劉國興視「筆墨」僅是藝術內涵與素材的一部份,素材與技法是為了藝術的成果而存在。創作抱持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態度,技巧純是為了表現內容,服務創作者表達內心世界的情感和思想,完成作品的工具和手段,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形式(語彙、符號)。
June 14, 2017
「你看得到方向, 也知道會前往哪裡,但其實你是無法控制怎麼前往的。」饒加恩以「後座大道」之名,緩緩道出自己坐在計程車上時的狀態,這不單是一種搭乘狀態,也是一種面對當今歷史的感受。從史料書寫轉為歷史的過程中,書寫者難以避開其對史料的篩選與個人意識,使得歷史的書寫牽涉主觀意識及相對權力的關係,同時在經由「歷史化」而成為的歷史本身更是一種意識型態,也是政治權力的彰顯。
June 10, 2017
藝術家張育嘉(b. 1981),2010年畢業於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 ,2009至2011年連續駐站於台中鐵道「20號倉庫 」,在三年的駐站經驗厚植與交流下,張育嘉開啟自身繪畫的寬廣與多元媒材路線,2012年獲得文建會駐村補助前往Contemporary Arts International(美國波士頓當代藝術中心) 駐村,同年亦獲選得台灣美術新貌立體創作首獎,2013 年獲選為第一屆臺南新藝獎前六名(不分名次),其作品活躍於各大藝術博覽會,並獲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中港區藝術中心之公眾典藏。2016年,張育嘉再度獲文化部駐村機會,前往Anderson Ranch Arts Center(安德森牧場藝術村,美國科羅拉多州),在駐村期間藉由藝術村課程與工作坊將繪畫技巧延伸並且發展出其更堅定的個人識別藝術語彙。
June 08, 2017
不同於同期許多藝術家受德國表現主義影響而從事大敘事、大時代的創作,王玉平總以溫暖的筆調捕捉日常生活中美好的小事物,有如「市井浮世繪」一般回歸純樸簡單的美,著眼於畫中的浮世情節以及日常人事物的描繪。畫畫中的王玉平,似乎時間是靜止的,他的寫生隨筆如同日記一般透露出人文與念舊情懷,畫中的色調溫暖、筆觸曠放、情感飽滿,物象簡化成一團團飽和而純淨的顏色。
June 04, 2017
我執
我嚮往像花一樣活出生命的珍貴和莊嚴,這種嚮往本身就是執著。而我會帶著這份執著,繼續把功課做下去。
May 31, 2017
自民國76年(1987)解嚴迄今已30年,而中正紀念堂向為見證臺灣民主發展的重要場域,本特展除展出民國79年(1990)拍攝之中正紀念堂民主廣場野百合學運珍貴歷史影像外,也精選數十幀解嚴後到第一次總統直選期間重要民主社會運動現場照片,以及臺灣綠色小組影像紀錄永續協會拍攝的「野百合學運」紀錄影片,期望透過這些歷史影像,讓參觀者能夠重回歷史現場,親身體驗及感受天色漸光的時代故事。
May 29, 2017
大未來林舍畫廊將於五月邀請台灣藝術家賴九岑、王璽安、謝牧岐、陳敬元、陳雲(以年齡序),推出策展項目「溢界×邊線」。探討台灣藝術家在多種文化的匯流與碰撞下,如何以其特殊的視點與技巧,在各種文化及符號中尋找出自己的語彙,並流溢過原初的框架,劃開一道道屬於自己的支流。
May 28, 2017
藝術家在創作生涯中,繪畫風格與時遞嬗,唯恆常重視的是畫面的構成,與色調的表現,創作的真諦不在於自然的模仿與再現,而是須經由藝術家內心的詮釋與重現。
福華沙龍於今年33周年慶,邀請擅長於自然寫景的何肇衢老師,特別挑選早期至今的33幅經典油畫作品展出。
May 27, 2017
雅逸藝術中心將於5月6日至6月4日推出最新展覽「拓展版圖II-國際版畫雙年展版畫家作品精選」,展出六位入選第十七屆國際版畫雙年展的優秀版畫家作品。
他們透過各自擅長的版畫技法,或鑿刻或酸蝕,傳達他們對現實生活與生命的情感。
May 26, 2017
「墨彩•塵外—郭博州藝術展」,將呈現藝術家近五年四十餘件抽象複合媒材繪畫;郭博州,1960年出生於台南,1991年畢業於紐約藝術大學藝術研究所。


近十年來,他以「大處落墨系列」作為探討主軸的手法,仍持續發酵。在形式上,透過清楚又模糊、自由又嚴謹、有形亦復無形的幾何語彙,在彼此重疊、撞擊及不斷對話的關係中,營造出自主獨立、以形象跨越形式定義的「墨象」世界。此種縱橫淋漓、酣暢快適的視覺情境,難以用簡單的語言形容、界定,而進入到生命哲學的純粹狀態,抽象、具象兩者俱可,或兩者皆非。以複合媒材形塑「類墨跡」、「準色韻」效果般的筆觸痕跡,成為該系列最主要的語彙基調,可以說是作者的呼吸、脈搏或受想行識的自然外顯。「墨象」,已成為個人生命現象的表徵。
May 24, 2017
《供霧所》外觀主體為一回字型建物,周圍以軟性織網搭成的白色霧錐組成,圍繞四周成為輕柔的隔間,地板與構築材料則使用鷹架與木作等日常常見的工地媒材,搭配著安置在內部、來自四面八方不定時噴灑的水霧裝置,以及霧錐裡各有其獨特丰采的植栽,在水氣瀰漫環繞下,儼然成為地面上與北美館館舍建築方塊疊壘互異又互通的異想空間,營造夏日戶外廣場如夢似幻的「微氣候」藝術事件:在每一個踏入空間的時間節點,觀眾都將由光影變化、溫濕度調節,空間裡其他觀眾的動靜,從中體會到層次多變的移動風景。
May 23, 2017
日常生活物品在人類的需求下透過機械運作大量的生產製造,完美複製出數不盡的相同物品,這些相同的物品在短時間內散佈全國各個角落,成為了大家生活中共通的語言之一。經過時間的推移,這些共通的語言默默成為理所當然的存在,也成為了現在與過去之間最家常且親密的歷史記憶。
May 20, 2017
時光異境Time Heterodger

因為生命的暫時性存在,我們從初生霎刻,隨即啟動了肉身的終點倒數,也進而讓我們意識到時間,時間便如影隨形地成為生命的刻度。

而生命的影像,往往會在細索無聲的流動間浮現出來。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