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註冊 Register
請輸入密碼
請輸入姓名
請選擇您的性別
請選擇您的生日
恭喜您,註冊成功!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confirmation emailsoo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無此帳號,請重新輸入。
Wrong email. Try again!
註冊Register
已經寄送密碼至您的註冊信箱!
Thanks!
You should receive a confirmation email soon.
October 19, 2017
雅逸藝術中心推出《白-陳逸鋒油畫創作個展》,陳逸鋒以古典繪畫中經常用於襯托人物或靜物的白布作為題材,企圖透過當代視角來回應古典傳統,將白布視為獨立的物件,使其跳脫往昔陪襯的角色,躍然成為畫面中唯一的主題,進而構築出整體情境。
October 18, 2017
台灣野獸派畫家張炳堂逝世後首度紀念,由南畫廊主辦《台灣紅─張炳堂紀念展》,回顧其畢生野獸派創作風貌。‬‬‬‬‬‬
張炳堂(1928-2013)‬台南市人,是廖繼春、郭柏川之後典型野獸派畫家。1942年少年張炳堂在第五屆府展綻放光彩,成為戰前最年輕的美展入選者。他運用紅黃藍綠等原色,以及自由的線條,完成台南府城景點與古蹟,這些呈現台灣文化的作品,同時具有地域性的色彩:台灣紅。‬‬‬‬
例如台南強烈的陽光,在張炳堂眼裡浮出紅色的和諧。他敏銳的呈現廟宇被香的煙霧所蒙上的色彩,被豐富的情感所牽引的線條,燃燒的色盤,佈滿台灣本色。
October 16, 2017
鄭建昌於1975年進入文化大學美術系就讀,求學期間受當時歸國畫家帶回新視野的激勵,勇於追尋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當時的文大美術系人才輩出,且堅持創作至今者甚眾,堪稱台灣現代藝術的搖籃,1982年鄭建昌與學弟們成立「台北新藝術聯盟」,成為解嚴前台北現代新藝術第一波浪潮,接續影響眾多年輕創作者相繼成立現代畫會,對1980年代的台灣現代藝術的推動影響頗深。為了能重新思考及重新定位自己的創作理念,1984年毅然決定離開台北,沉潛於故鄉嘉義,勤讀台灣史,尋自己生長的根!沉澱思考發展台灣主體的藝術觀點。
October 12, 2017
歷史中的事件隨著洪流般滾動的時間一一沉澱;我們面對序列且斷裂的時間軸,撿拾、拼湊著故事,並用手感的溫度,再次將它們塗寫成未來的歷史。
由政治禁錮解放後,30年的時光積累了台灣當代藝術的新風貌,藝術是甚麼?或者藝術可以是甚麼?藝術的價值,在藝術工作者理念與實踐、草圖與作品間,逐漸浮出輪廓,反身望著過去的路,我們是否可以透過作品重新面對、演繹歷史呢?藝術工作者在面對歷史、社會,進一步的實踐又是甚麼?藝術的價值在問號與思考間的縫隙浮現,命題的意義不在給予解答,而是引出另一條線索。秋刀魚藝術中心,以「塗˙勞 時代」試圖展現創作者對於歷史、社會、物件的再書寫,並以不同的創作語彙及議題,透過勞作、勞動般的表現方式實踐於作品之中。
October 11, 2017
山水畫從文人發展而來,藉以陳志抒懷表達心中塊壘,而與現實境界有些許差距,因此發展出來的中國水墨畫中,不但呈現多重視角,也內涵著文人自身的想像,中國山水畫即便描繪的是高山峻嶺與清澗石流都隱含着作者自身的況味,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印象而非寫實。水墨的運用不僅是時空背景下材質的問題,是一種態度,哲學觀與世界觀。
October 05, 2017
此展覽名稱取自於在左營眷村駐地期間所撿拾到的一張遺落章節頁,從中無法得知前後頁面為何,但也因如此,重新詮釋也讓文字與圖像間產生新的關係或擴延廣義層面的意涵想像。
「回想」的概念在圖像裡為一個人以趴姿在桌上,並且有著一盞點亮的蠟燭做為光源。我們不得而知此人物被設定的狀態為進入夢境、淺眠,亦或是小憩片刻、精神狀態良好,甚至延伸出更多的臆測與內心想像。
September 29, 2017
「2016年舉辦完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等了20年的個展《直接面對-2016薛保瑕個展》後,隨即創作了〈蓄勢〉這件作品。這件作品是具有自我期許的意涵,希望在大型個展後,應該累積自己的心得,再次出發。也是這此展覽命名的初衷。」
September 28, 2017
2017大內藝術節特別規劃四大主展場,邀請策展人林志明教授組成策展團隊,分別與尊彩藝術中心、王道銀行藝文空間、秋刀魚藝術中心、大觀藝術空間合作,進行主題展覽策劃。
尊彩藝術中心展場,策展人林志明以「解/嚴」為題,作爲台灣解嚴三十週年視覺藝術發展的歷程,這個展覽不只是一個望向過去的展覽,它也由這個命題出發思考台灣當代藝術的未來。
September 27, 2017
2017年9月23日至10月29日,推動台灣當代藝術的重要藝術家、教育家和美術館館長曲德義,將於台北双方藝廊舉辦個展《居間的維度》,特別邀請國際知名策展人和評論家馮博一擔任本次策展人。本次於双方展出作品為曲德義過去兩年來最新創作,延續過去他廣為人知的強烈色彩,創作中結合理性及感性,呈現極度冷靜於情緒滿溢的強烈對比。
September 21, 2017
標題「此圖彼刻」指涉的,是以藝術家的作品與文件,共同形構出悍圖社在2017/1998兩個不同時期的創作狀態。在這次的展覽中,悍圖社被視為一個有機體,在多年的發展脈絡下,藝術家的組成與活動成為這個團體最核心的變因之一,因此悍圖社的14位藝術家是在這次的展覽中焦點,而悍圖社則成為一個籠罩於其上的前標題。
September 20, 2017
炫光十年了,象徵這份理念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深入扎根,樸石藝術為炫光十年贊助展覽空間,並邀請評審老師:許雨仁,林钜,郭娟秋,吳天章、梁平正,羅得華,張金蓮,以及歷屆首獎新秀共同展出,一起呈現這十年堅持與努力的成果。
September 19, 2017
索卡藝術為9月份依然揮汗如雨的台南,帶來北歐特有的雪國氛圍,觀藝術家蘇郁嵐的畫作,彷彿真的親臨雪地走了一回,鼻尖似乎也嗅到了冷冽的空氣,全身上下的毛孔都緊縮著,但內心卻是溫暖的,因為每個畫面裡總有一處想讓你繼續前進的力量,可能是一個路標或是一群飛翔的鳥。
"This person finally got a glimmer of light on what he wants to do. " 句子中「微光」(Glimmer of Light) 用以形容人在不確定的心境找到方向,當我們摸索著未知,踏上前往陌生國度的旅途,這趟旅程就像在微光中前行。
September 15, 2017
宜蘭美術館舉辦《景象臺灣-黃光男水墨畫展》展覽,本展由賴瑛瑛教授統籌策劃,以「景象臺灣」為主題,展出內容劃分為「得象忘言」及「得意忘象」兩區。作品除了呈現具有臺灣內涵的文化景象、自然風光外,黃光男教授還特別針對宜蘭豐饒的物產資源,以三星蔥、宜蘭金桔等在地農產入畫,謳歌蘭陽平原的美好風土。宜蘭美術館並特別邀請林詠能教授團隊、施登騰教授團隊協助數位科技支援,並導入藝術家親聲導覽影音,提升展場觀眾參與和互動。本次展出結合多媒體影音,搭配閱讀休憩區域,打造出沉浸式的觀賞環境,帶給民眾不一樣的美學體驗。
September 14, 2017
「我常常在想的是,有沒有可能在一般的情景中,在有限的視野裡去準確的除錯或出錯,或從這裡面的本身成為一種附身。即使最終未曾脫離某種局限或者顧忌,但大概惟有這樣,自己才有機會真正感覺到那些眼前普通的事物。」──賴志盛

誠品畫廊將於2017年9月2日到10月8日舉辦賴志盛最新個展「狗狼時刻」,展出約十件新作。在法文中,「狗狼時刻」指的是晨曦或暮光這段時間。在黑夜或黎明之前,萬物籠罩在迷濛的光暈之中,看到那遠方走來的形影,不知是溫馴的狗抑或是兇猛的狼,來者是善意抑或是威脅?以「狗狼時刻」為主題,賴志盛藉由內斂低限的現場調度,針對我們對普通事物慣常的辨別、劃分或忽略提出詰問與反思,試圖想像那不再被想像的,並致力於找出那值得記得的一瞬間。
September 12, 2017
安卓藝術於2017年9月2日至10月7日舉辦黨若洪個展「局外人」,這是藝術家獲得2016年臺北美術獎首獎後的首次個展。
位於邊緣、不屬於任何一個群體,是黨若洪長期以來意識到的自身處境,不管是從身份、美學、生活的狀態,都處在某種難以歸位的未明之處。「即便面對自己,也無法言明自己的漂浮感從何而來。」他如此說道。黨若洪近期創作許多人物繪畫,畫中人物總有其各自的獨特之處,從某方面喚起觀者切身的感受,又明顯地與所處的實際狀態有一種脫離感,而這當中的裂隙,遂成為想像力與抽象思緒發展變幻的無盡空間。
September 08, 2017
就在藝術空間將於九月份推出許尹齡全新個展《邊牆》,展場共9件畫作呈現藝術家於瑞典RUD AIR駐村的發想。藝術家杜撰了一位隱居森林的屠殺者,以回憶錄的方式討論暴力與人性的關聯,演繹一場關於自然與人類的暴力美學,同時體現她對於兩者間相互依存又彼此矛盾的混凝之感。
September 07, 2017
2017鄭瓊娟個展「涓流之浩」由紅野畫廊與沐之藝廊聯合舉辦,此次展覽集結了藝術家重要的創作作品與近年來的全新小品畫作,這不僅讓展出更貼近鄭瓊娟的生命態度,更提供了輕鬆的氛圍,使觀者易於踏進抽象藝術的世界,藝術家透過富含氣度的繪畫,引領群眾走入一場由視覺至心靈的饗宴。
September 05, 2017
2017年在非畫廊的新個展,侯玉書展出了三十餘件最新創作。這次展出觀賞的方式十分有趣,這一系列作品並非以傳統上下左右的順序排列,而是可以自由組合。侯玉書說:這些畫面是以水平放置,但由周圍開始繪製,當然作品原本就沒有上下左右之分。這些作品的色彩繽紛,並以藍、綠、黃等顏色為畫面的基調,但並沒有成對,而是可以自由自在的任意搭配,甚至上下顛倒也能成立,觀看者可以用自我的視角觀賞作品。侯玉書說道,他認為的繪畫是存在於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另一個真實層面,作品媒介了這兩者之間,因此沒有絕對的上下左右關係。畫作並不單單只是作品,它是兩個現實境界的通道。
August 31, 2017
台開築空間邀請到鄒族素人藝術家慕乙.阿古亞那Yangui Akuyana舉辦其首次個展。慕乙來自阿里山來吉部落,自小汲取部落天然環境的養分,擁有高度創作天份卻從未學過繪畫的她,選擇使用手指蘸取壓克力顏料作畫,她的創作主題多取材自生活周遭,尤其對親友的思念,驅使她透過手指繪畫抒發情感,召喚美好的、無奈的、感傷的諸種回憶。慕乙.阿古亞那的創作線條粗曠,色彩大膽直接,構圖視角不受拘束,純然的情緒和色彩迸發出獨特而原始的生命強度。
August 29, 2017
邱掇,1982出生於台灣台北,現居台灣新竹。8月19日至9月17日將於㮣藝術舉辦《核心—邱掇個展》,以下為他此次的創作自述:
「那存在的價值,剛好是心情的距離」
已經得到了最重要的事物。剩下的,唯有實踐。
在創作之中,總是試著闡述生活和作品之中的點點。創作與生活,是重合的夢想,也是現實。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